• 112阅读
  • 0回复

明灯——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六十周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5-11
第8版(大地·作品)
专栏:

明灯
——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六十周年
  晓雪
  他是人民的领袖,
  军队的统帅;
  又是伟大的思想家,
  天才的诗人。
  他崇拜鲁迅先生,
  尊重茅盾、萧军、丁玲;
  同柳亚子、郭沫若唱和吟咏,
  与柯仲平、艾青谈诗论文。
  他善于吸取大家的智慧,
  能够集古今中外之大成;
  他善于用相互生动的语言,
  讲透博大精深的道理。
  一九四二年五月二十三日,
  延安窑洞前响起阵阵掌声;
  他的讲话好比一场喜雨,
  撒落在文艺家们的心坎里。
  复杂深邃的文艺理论,
  争论不休的诸多问题,
  被他集中概括加以论述,
  千头万绪变得扼要简明。
  一切围绕为群众和如何为,
  种种疑难顿时云开雾退;
  一盏明灯高高地升起,
  广阔的道路通向繁花似锦。
  六十年潮起潮落、风风雨雨,
  世界发生巨变,中国突飞猛进;
  多少人的长篇宏论变成语言垃圾,
  多少个政治家的讲话如过眼烟云。
  他这篇讲话却溶入人们的血液,
  在中华大地上深深扎根,
  化为万紫千红的文艺百花,
  化为人民喜闻乐见的精神产品。
  为“最广大的人民大众”服务,
  “必须到群众中去”,
  “与新的群众的时代相结合”,
  “作群众的忠实的代言人。”
  六十年时间的潮水冲洗荡涤,
  使真理的明珠更加璀璨晶莹;
  新世纪我们的文艺将与时俱进,
  光辉的《讲话》依然是指路明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