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科研命中率为何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5-15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今日新语

科研命中率为何低
  南山
  谈起科技创新,不能不关注成果转化。我国每年获部级奖励的重大成果万余项,能够应用的只有20%左右,形成产业的寥寥无几。如果把科研选题当成瞄准,把实际应用当成靶子,命中率就只有万分之几。为什么命中率如此低呢?
  前不久与科研单位的朋友谈及此事,他们说,改革开放20多年了,他们单位定选题还是靠自己看文献,选了题报上去申请经费。目前国家一些科研计划,虽然实行了专家评审制度,但相当一部分专家的知识也是从文献中来的。外国文献传到中国有时差,专家消化文献要时间,等到项目完成已经斗转星移,当然命中率低了。
  与一些国家科研院所相比,民营公司的科研效率却要高得多。海尔集团几乎一天一个新产品问世,一年申报几百项专利,其科研的命中率接近百分之百。原因很简单,企业的科研选题来自市场,不能变成产品的课题为什么要做呢,一旦做了当然就能形成产品。
  由此看来,科研选题命中率低除了选题方式落后等原因外,根本原因还是喊了几十年的老问题——科技与经济两张皮。提高科研成果命中率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加速应用型科研院所改制的进程,把科研与经济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让科研选题直接来自市场,来自人民群众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王选院士曾经说过,需求是他搞科研工作的动力源泉。来自需求的科研课题有许多都是产业、行业的难题,一旦突破就会对社会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最能体现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巨大威力。王选院士带头开发成功的中文激光照排系统就是很好的例证。
  近年来,企业投入科技的热情空前高涨,在有些国家计划中,企业的资金投入竟占一半以上。这种现象充分说明了企业对科技成果的渴望。因此,加快应用性科研与社会生产的更紧密结合,提高我国科学研究的命中率已成当务之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