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阅读
  • 0回复

扩大外延 全面接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5-20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观点

扩大外延 全面接轨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高级工程师 苟护生
  我国资源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普遍不强,加入WTO,为其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也使这些产业面临严峻挑战。要在同场竞技中获胜,必须推动这些产业的生产经营全面与国际市场接轨
  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工业、建筑材料工业等产业是以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为主的基础材料产业,被称为资源型产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加入WTO,使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发展大潮,为我国资源型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也使这些产业面临严峻挑战。
  随着资源性产品市场竞争的加剧,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资源型产业,不断祭起“反倾销”、“反补贴”、“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壁垒”等法宝,将资源性产品的国际贸易战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例如,最近美国为了保护本国的钢铁工业,制定了201钢铁保障措施案,不惜与全球钢铁工业开战。近年来,全球每年均发生近千件“反倾销”案件,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针对资源性产品的。2001年欧盟、美国针对中国有色金属产品的“反倾销”案件就有钼铁、铝箔、镁粉镁粒、氧化锌等4起,涉案金额达5亿美元。
  近年,我国资源型产业发展迅速。但是应该看到,当前我国资源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普遍不强。为了尽快把中国建设成世界资源型产业强国,应利用中国加入WTO的历史机遇,推动我国资源型产业的生产经营全面与国际市场接轨。
  扩大外延,延伸产业链我国资源型产业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创建的,尽管已经进行了20多年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但是相当一部分企业,特别是一些国有骨干企业的生产经营范围仍然比较狭窄。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薄弱,与国际跨国公司差距甚大。如美国铝业公司的产业链相当健全,不仅包括铝土矿资源开发、氧化铝生产、电解铝生产和铝材加工,还包括相关的化学品生产、信息产业建设等其他领域。国内资源性产品生产企业应瞄准国际同行业企业的先进水平,调整企业的产品结构和经营范围,扩大企业的外延,延伸产业链,争取更多的产品覆盖面和市场份额。
  进一步扩大国际贸易随着资源性产品生产的国际化,任何一个国家都在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共同发展。要想增强我国资源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就必须抓住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机遇,改变我国资源型产业发展以满足国内市场需要为主的指导方针,推进资源型产业的国际化经营,扩大资源性产品的国际贸易。
  形成有序竞争局面WTO是建立在法制经济基础之上的,要求建立法制化市场秩序。目前我国资源型产业地区分割、行业分割的局面依然存在,市场法制化建设滞后。加入WTO后,资源型产业应特别重视企业组织结构调整问题,使之真正摆脱政府附属物的地位,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通过法制化的市场实现资源型产业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促进资源型产业优势企业的形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