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阅读
  • 0回复

总统十年一轮回——马里纪行(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5-27
第3版(国际)
专栏:连载

总统十年一轮回
——马里纪行(上)
本报特派记者 廖先旺
  马里宪法法院5月23日晚最终宣布:独立候选人阿马杜·图马尼·杜尔以获得65.01%的选票胜出,成为马里新任总统。10年前,阿尔法·乌马尔·科纳雷正是从杜尔将军手中接过国家的最高权力并获一届连任。如今,杜尔戏剧性地东山再起,而交权人正是阿尔法·乌马尔·科纳雷。
  本届马里总统大选,与上届相比,没有出现暴力冲突,没有发生流血事件,也无政党中途退出或抵制选举,这在非洲国家近10年来的选举活动中是罕见的。选举结束后,非统组织秘书长等对此均表祝贺。
  马里是西非历史悠久、面积最大的内陆国家,人口1100多万,以农牧业为主。在科纳雷的两届总统任期内,马里政府对内按照世界银行的要求实行“经济结构调整计划”,努力实行经济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政策,对外奉行独立、和平、睦邻友好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积极争取外部援助和减免债务,努力让自己的国家在世界上保持一个开放、积极的形象。但由于马里经济所依赖的棉花和黄金在国际市场价格暴跌,致使马里出现对外债务增加、财政赤字严重、失业率高等一些严重问题。尽管近年来全国粮食产量有所增加,但广大农民生活和社会保障没有明显改善,特别是在政府及一些国有企业出现严重的腐败问题,引起反对党的一片批评声,对执政党——马里民主联盟的继续执政形成强大的压力。
  马里全国政党数量达80多个,大选前各党派或政党联盟纷纷推出自己的候选人。到选举开始之际,正式批准的总统候选人数达到24
  个。尽管如此,选举前人们普遍认为,仅有三人具有较强的竞选实力,这就是执政党候选人苏迈拉·西塞,前总理、马里联盟候选人易卜拉欣·布巴卡尔·凯塔和前国家领导人、独立候选人阿马杜·图马尼·杜尔。
  在这三位候选人中,杜尔虽无自己的政党,但他却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并且得到军方支持。杜尔之所以能够胜出,除执政党多年来被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所拖累外,其它方面原因有:执政党本身的分裂削弱了该党的竞争力;参加本届选举的候选人数量众多,造成选票分散,而有竞争实力者又不多;选民普遍希望科纳雷总统与杜尔之间如果能够不失理智地交权,以保证国家政权平稳过渡。另外,杜尔虽是1991年推翻特拉奥雷政权的重要人物之一,但他执政后,以全国团结、和解为重,积极组织通过实行有马里特色的多党制新宪法,并按新宪法举行选举后,在1992年将权力和平移交给阿尔法·乌马尔·科纳雷,受到人们的普遍赞扬。离任之后,杜尔在国内政治生活中保持低调长达10年,热心参加国内外的和平、民主与慈善事业,为广大农村送医送药,改善农村饮水状况,积极参与地区冲突的调解工作。这一切使杜尔在国内外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人们认为,杜尔的政治主张和竞选口号比较符合马里国情,这也是他能够赢得选举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杜尔主张“和谐的、和平的、可参与的、非冲突型的民主”和以“另一种方式搞政治”,建立超越党派和部落的广泛爱国阵线解决国家问题。当杜尔宣布参选之后,立即有几十个党派团体表示将联合支持他参加竞选,而在第二轮选举中,第一轮投票得票第三的候选人、前总理凯塔也转而支持杜尔。因此,用“党派易得,一将难求”评价独立候选人杜尔的当选,可谓恰如其分。
  目前马里总统选举已经落下帷幕,虽说像是十年一轮回,但新总统所面临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政治、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积累的问题尚待解决。但从马里选民的反应观察,民众对新总统抱有新的希望,他们希望在新总统的领导下,马里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能够上一个新的台阶。
  (本报阿比让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