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3阅读
  • 0回复

今年国家首次用国债资金支持发展物流业——为啥用国债资金为物流业“提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5-27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经济视点

  今年国家首次用国债资金支持发展物流业——
为啥用国债资金为物流业“提速”
本报记者 费伟伟
  最近,国家经贸委公布今年90亿元国债技改资金重点支持的项目中,首次出现了“物流”这个新名词。国家经贸委投资司司长甘智和表示,要重点支持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组织形式和营销方式的发展,降低我国企业在流通环节的成本,培育一批年销售额20亿—50亿元的连锁企业,逐步提高我国工业企业利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比重。
  巨大差距中蕴藏着巨大潜力
  顾名思义,“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现代物流业的概念,就是将采购、包装、运输、保管等等过去看来相互无关之举,用“物流”两个字统一起来加以考虑,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争取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让用户满意。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产业的差距相当巨大。一是成本高。2000年,我国全社会支出的流通费用达17880亿元,约占GDP的20%,而发达国家仅为10%左右。全社会流通费用只要降一个百分点,就可节约资金178亿元。二是周转慢。有关资料显示,1999年我国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流动资本占用为31042亿元,资本年周转速度为1.2次,而发达国家的周转速度为15—18次。如果我国企业的资本周转速度达到发达国家水平,那么3万亿元的流动资本将相当于45万亿元以上。三是流通方式落后。有资料显示,美国制造业500家大公司中将物流业务交给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占69%;1996年,美国由第三方物流配送企业承担的物流业务量已占全社会物流总量的57%。而我国工业企业中,把原材料物流交给第三方物流的仅占18%,把销售物流交给第三方的仅占16%。
  差距就是潜力。这个每年高达1.78万亿元的市场不仅存在着巨大的空白,而且这个市场还在高速成长。美国著名供应链管理公司美商美智管理顾问公司新近完成一项对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的调查报告认为,中国第三方物流公司正以每年30%的速度飞速发展,但目前尚无一家公司市场占有率超过2%。
  物流仍在工业企业大门外徘徊
  物流可以分为两大领域: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如果把物流看作一条供应链,那么供应链上物流量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大量物流集中在供应、生产、销售上,从产品到用户的配送只是整个物流的一小部分。可以说,尽管面向流通领域的物流是物流业的主体,但工业企业是物流服务的最大需求者。因此,面向生产领域的物流与面向流通领域的物流必须在发展水平上相匹配。
  那么,这几年我国呈如火如荼发展之势的物流业是个什么状况呢?
  目前,我国经批准设立的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已超过1700家,货运代理在内地已经初步具有了一定的行业规模,从业人员多达30余万人,目前外贸进出口货物80%以上是通过货运代理人组织安排运输的。
  眼下在物流业中成份很重的连锁业,是20世纪90年代才在我国出现的,但发展势头极猛,目前百万人以上的城市都有连锁商店,国外有的连锁业态我国基本都有。1999年,我国连锁企业974家;2001年上半年增加到1138家,销售额已接近1999年全年。
  而面向工业企业的第三方物流则依然相当沉寂。一些这方面需求较高的企业不得不自己涉足这个领域,比如海尔、青啤都自己搞物流,小天鹅和科龙联手涉足物流,等等。它们在满足企业自身需求后,再把提供物流服务的余力投放到物流市场。可以说,物流业目前仍在我国工业企业大门外徘徊,其重要意义还远未广泛被企业领导和业务部门所认识。
  “物流热”要把切入点放在企业
  现代物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正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上海、天津、深圳等地均把物流列为“十五”期间要重点培育、发展的新兴支柱产业之一。目前,一轮物流业建设热潮正在全国各地涌起:上海外高桥现代物流基地已开始兴建;深圳建设中的平湖物流基地占地16平方公里,计划吸引投资1600亿元;北京京港合作开发建设的物流港计划占地350公顷。武汉、大连、沈阳、杭州、宁波、葫芦岛、邯郸、东莞等大中城市也都在加快制定物流发展规划并加紧实施。
  但发展物流产业,“有物可流”是基本前提。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丁俊发指出:物流的主要需求来自企业,启动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应当把切入点放在企业。至于城市物流系统的建立,也有赖于企业的需求。规划再多物流园区,若没有企业的参与与运作,只能是一个空壳园区。
  国家经贸委投资与规划司刘贤利处长在谈到用国债技改资金支持发展物流项目时,也特别强调说,重点要在区域经济发达的地区,选择有条件的大型物资、运输等传统企业进行改造,发展第三方物流,快速低成本地为工业企业提供增值服务。鼓励工业经济发达的地区加强物流园区的规划和建设。
  前不久在上海举行的国际物流展览会传出信息,我国承诺将在3—4年内取消对租赁、速递、运输等分销辅助服务的限制,允许外商建立全资分支机构。这意味着一大批跨国物流企业未来数年内可迅速进入我国。
  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我国的物流业唯有加速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