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一个乡镇企业,究竟是怎样占到全国变压器绕阻材料市场七成份额的?上海宝山杨行铜材厂厂长倪林根说,我们——像做人一样做企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6-10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

  一个乡镇企业,究竟是怎样占到全国变压器绕阻材料市场七成份额的?上海宝山杨行铜材厂厂长倪林根说,我们——
像做人一样做企业
本报记者 彭俊
  科技,使“杨行”步步主动1989年5月,在人们不经意间,上海宝山区西部一片空地上立起了一溜儿厂房,厂门口的牌子上写着:上海宝山区杨行铜材厂。
  这是最原始意义上的乡镇企业:设备一台,职工23人。这一年,全厂上下没黑没白玩命地干,到年终一算账,只挣了8000元。这使厂长倪林根很快悟出一个道理:企业要在市场上赚大钱,必须依靠科技,就像一个人,要领高薪水,高学历、好专业是个前提。
  第二年,机遇降临杨行厂。西安变压器厂承接了为郑州到武汉的电气铁路制造铁路牵引变压器的任务,但该型号变压器需要的8.5毫米×12.5毫米的铜扁导线国内、日本和韩国都无法生产,倪林根果断地接下这份订单。
  这种铜扁导线,在当时属于国内空白。年轻的“杨行”人花重金请来一流专家,全力技术攻关。经过十几天苦战,终于制造出质量完全合格,当时在国内属高科技含量的导线产品。从此,杨行铜材厂在全国变压器绕阻材料行业一炮打响,当年便创下1800万元产值和300万元利润。
  此番成功使“杨行”人更加重视科技创新。整个90年代,“杨行”人的主要精力都放在科技上:1992年,他们在资金很紧张的情况下投资1000万元建起绕阻材料第三代产品——无氧铜杆的车间和检测室;1995年,与沈阳变压器厂联合技术攻关,成功地开发了换位导线,带动了全国变压器导线的更新换代;1996年,成功开发了自粘换位导线,被国家认可为全国首创产品;1998年,他们又研制成功半硬自粘换位导线,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人才,使“杨行”永葆活力
  光有好的设备,缺乏一流人才,再先进的设备也只能是一堆废铁。这是倪林根对人才的形象阐述。
  创业初期,倪林根得到一个信息:西北某家大变压器厂的一位老工程师原是上海人,现刚刚退休。老工程师对导线的开发、生产工艺流程、质量管理有丰富的经验,国内很少有人能够比及。于是倪林根五赴西北,以诚心和高薪打动了这位工程师。
  不久杨行厂便接下了前面提到过的8.5毫米×12.5毫米铜扁导线的紧急订单。老工程师不负众望,带领技术骨干一举攻关成功,为杨行厂打开了最初的市场局面。
  1996年以后,随着企业实力的增长,倪林根开始规模性地引进人才。先是一批批地招聘技术对口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后是专门招聘学管理的大学生,以掌握国内外本行业的最新高科技信息。
  对待这些年轻的学生,杨行厂不仅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后顾之忧,更重要的是给予他们更多的施展空间。凡是到杨行厂工作的大学生,在车间锻炼一年后,优秀者很快被安排在技术科长、质检科长、企管部经理等重要位置上,工资也从500元升至4000余元。几年来,由这些科研人员开发的多种产品在国内均被评为电磁线名牌产品,杨行厂在行业市场的优势越来越强。
  倪林根说,以人为本,应该成为加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和企业管理的主旋律。这是现代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更是加入世贸组织后乡镇企业尽快向科技型企业转型,参与国际市场激烈竞争的迫切需要。
  诚信,使“杨行”风雨无阻
  论企业规模和生产能力,沈阳变压器有限责任公司是亚洲老大、世界第二。像杨行厂这样为变压器厂生产配件的企业,全国有1000多家,而沈变偏偏选中杨行厂为常年合作伙伴。
  “我们看中的,不仅是他们的实力,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诚信。”沈阳变压器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昌绪这样解释他们的选择。
  信任,是靠时间累积的。90年代初,杨行厂有一批货因铜线断开,买方要求重做。重做这批货,意味着100万元的经济损失,而当时杨行厂一年的利润才30万元。“宁肯贷款也要保住企业的声誉!”倪林根一咬牙,多方筹集资金,短短一周之内,将新做的一批合格产品发往厂家。
  “要想留住客户,要想做长久买卖,你就必须替客户多想,把客户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这和做人的道理一样,你不替朋友着想,你将永远没有朋友。当时我们如果不重新发货,买方和别人的合同就得因此违约,经济损失比我们还大。”说起当年的决策,倪林根毫不后悔。
  杨行厂常年法律顾问吴晓平说:“我给企业当了十几年法律顾问,只打过3起纠纷官司,并且都是买方欠款的案子。平常,我们更多地是为企业做些法律咨询方面的服务。”
  依靠科技、人才和诚信,使“杨行”的事业越做越大:经过12年奋斗,杨行铜材厂已从1989年靠15万元银行贷款起步的乡村作坊,发展成拥有2亿元总资产、年销售收入达到2.3亿元、在全国变压器绕阻材料行业占有70%市场份额的最大生产厂家。12年间,杨行厂的经济实力增长1300倍。2002年,迎着国际竞争的浪潮,杨行厂的产品将有20%销往亚欧地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