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数码西樵织锦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6-10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地方经济

数码西樵织锦绣
老妙兴
  地处广东南海市的千年古镇西樵区,用信息化带动传统产业升级,在全国率先实现了从剪刀纺织向数码纺织的转变。目前,西樵有纺织企业1600多家,从业人员6万多人,年产各类纺织布料10亿米;全区纺织企业引进国际无梭织机1.5万多台,占织机总数的一半以上;在占地1000多亩的西樵纺织城,来自国内外的3000多名客商经营着面料、装饰布和纺织原料,年交易额达160亿元以上。
  西樵纺织业历史上就享誉全国。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樵农民纷纷洗脚上田开办纺织厂,迅速形成千家厂、千家店、万台机、亿米布的生产销售规模。面对全球化日益加快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大趋势,西樵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了信息化建设。1998年,西樵轻纺城组建了全国第一家社会化纺织面料技术开发中心——西樵面料工艺制版公司,通过引进国际上先进的电脑设计系统,进行新面料、新织造工艺、新印染工艺及配方的开发,为企业提供纺织原料和面料开发的信息技术服务。西樵区还与有关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合作,组建了新型纺织材料研究中心。东华大学(原中国纺织大学)在西樵设立了博士后流动科研工作站。西樵轻纺城主办的南方纺织网,通过信息发布和电子商务,使西樵纺织业的触角大大延伸。1999年底,西樵面料工艺制版公司发展成为南方技术创新中心。目前,西樵区已有10多家纺织科研企业,自办科研机构的企业有100多家。近3年来,西樵开发布料新品种近3万个,新品开发周期由原来的15到20天,缩短为3到5天。西樵服装面料、装饰面料的质量和档次都居全国前列。
  西樵纺织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受到业界广泛关注。为推动我国纺织工业的信息化建设,促进纺织工业升级,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定于9月7日—9日在西樵纺织城举办2002中国(西樵)国际纺织博览会,集中展示信息技术在纺织领域的应用成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