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阅读
  • 0回复

沙大使三次受感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6-24
第12版(体育)
专栏:特奥会散记

沙大使三次受感动
本报记者 李中文
  没想到,从北京千里迢迢赶到爱尔兰首都都柏林采访特奥会,第一个采访对象竟是中国驻爱尔兰大使沙海林。
  在大使官邸一见面,沙海林大使便开门见山地说:“特意将你请来,是想给你提供一些本届特奥会的信息,也谈谈我的三次感动。”
  感动于开幕式的匠心独具
6月21日晚,第十一届特奥会在都柏林开幕,曼德拉、阿里等人参加了开幕式。沙海林大使说:“开幕式是精心设计的。参加特奥会的运动员被放到了非常突出的位置,而前来参加开幕式的名人则被放到了各参赛代表队中间,现场气氛显得极为融洽。”
  沙海林大使说,在开幕式上,只要一提到中国,现场的观众就很激动。而当中国代表团入场的时候,欢呼的声浪高得不得了。
  开幕式上,最让大使感动的是组委会对几个与中国有关的细节的安排。组委会请来了上海市副市长周太彤、中国驻爱尔兰大使沙海林、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国际部副主任魏孟新与各代表队“融合”到一起。而沙海林大使注意到,在驻爱尔兰的各国使节中,他只发现了塞浦路斯大使、罗马尼亚大使和巴勒斯坦总代表同他一样作为名人参加了开幕式。沙海林大使说:“这个细节虽小,却说明了组委会对中国的重视。”沙海林大使还注意到,在开幕式上一些世界演艺明星穿的衣服上特意印有长城的图案。现场大屏幕上一遍遍用各种文字打出的特奥会口号“要我来赢,如果不赢,要我试试”,其中就有用简体中文打出的。在场内传递开幕式火炬的8名运动员中,就有一名中国运动员。
  感动于布雷镇的热情友好
  本届特奥会首次在美国之外的国家举办。为了扩大本届特奥会的影响,组委会有意将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分散到爱尔兰的26个郡和北爱尔兰的6个郡。早在两年前,布雷镇就被确定为“中国镇”。
  布雷镇被确定为“中国镇”后,仅有3万人口的小镇竟然有上千人报名做志愿者。而在募集资金的第一天,布雷镇就有5万欧元入账。在中国发生非典疫情最厉害的时候,布雷镇确定的100多名志愿者没有一人退缩。后来,爱尔兰卫生部根据专家组建议,决定不让来自非典疫区的运动员前来参赛,布雷镇接待委员会成员自发到镇政府前集会,打电话给沙海林大使表示遗憾之情。但就是在形势最不好的时候,布雷镇接待委员会也没有解散。这时他们面临这样一个问题需要解决:那就是募集来的钱怎么办?布雷镇接待委员会决定,募集来的钱就是给智障运动员用的,即使中国代表团不来了,也不做他用。后来知道中国代表团要来了,布雷镇的居民简直高兴得不得了。
  6月15日,中国代表团第一批成员来到布雷镇。6月16日这一天,是爱尔兰著名作家乔伊斯写作的《尤利西斯》全部故事发生的一天。爱尔兰人喜欢把这一天作为纪念乔伊斯的一天,而乔伊斯曾在布雷镇住过,布雷镇居民便决定和运动员们联欢。用沙海林大使的话说:“联欢气氛之浓烈,简直没法形容。”6月20日,是中国代表团离开布雷镇入住都柏林的日子。布雷镇万人空巷欢送中国代表团,满街都是挥动着的五星红旗,满街都是“China,China”的声浪。沙海林大使说:“当中国代表团真要离开的时候,我亲眼看到好多人从屋子里跑出来,很多男子汉都哭了。这是我到爱尔兰任职一年来最感动的一天。当时的那种气氛我想到的是凯旋,而最难得的是那不是组织出来的场面。”
  感动于特奥会的氛围
  在参加特奥会有关活动期间,沙海林大使有意抄下了一段歌词:“我们全都这样呼吁,抓住这个机会,因为我们一直准备着去尝试,抓住这个机会,让我们永远不停止!”
  沙海林大使说:“筹备这届特奥会,有两个人令我难忘:一个是布雷镇接待委员会主席帕特·旺斯,他是威克鲁郡的议员,同时也是布雷镇的议员。他自己开着鞋店和食品店,这次却放下生意全力以赴从事接待工作;另一个是本届特奥会的首席执行官玛丽·戴维斯,她在日理万机的情况下,帮助我们做了很多工作。”
  沙海林大使特别强调本届特奥会的氛围令他有三个特别深的感触:一是组织工作做得好,开幕式上有10万人参加,而整个爱尔兰也不过300万人。本届特奥会最大的特点就是志愿者的无私奉献。在志愿者中,爱尔兰总理埃亨是最早签名的“第一号志愿者”。二是爱尔兰人对中国人非常友好,在街上,有的人遇到中国运动员就主动搭话:“你终于来了,欢迎你,祝你好运。”三是爱尔兰整个社会对弱势群体发自内心的关爱,给人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
  沙海林大使最后说:“通过这次参加特奥会的相关活动,我深深感受到:中国是一个令人骄傲的伟大名字。”(本报都柏林6月23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