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8阅读
  • 0回复

“重赏”之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7-01
第14版(大地·文艺评论)
专栏:文艺点评

“重赏”之下
仲言
  从媒体上不时传来各类文艺评奖的消息,一些地方性的文化单位在没有经过主管部门批准认可的情况下,擅自向全国悬赏征集文艺作品、设置文艺奖项,各式自我标榜的文艺“大奖”四处开花,不时给寂寞的文坛带来几分热闹,说不定什么时候天上真的掉下块馅饼你也决不要感到意外。获奖作品的质量虽然参差不齐,但奖励的金额却愈来愈高,先前还是千元万元的数目,后来竟然是十万百万的招呼上了。钱花了很多,张狂话说了不少,一些人也跟着在报刊电视上风光了几回,但留下来的好作品有多少,却不得而知。在这热热闹闹的评奖背后,人们不禁要问,这此起彼伏的评奖动力来自何方?评判尺度谁来掌握?如此这般的“重赏”之下文坛能否出现几匹黑马?
  事实并不那么令人乐观。
  实际上,某些炒作很凶的评奖的直接目的已不再是奖掖优胜、激励后进,活跃创作、促进繁荣,其功夫多在诗外。有的是主办单位借设奖向上级部门或企业要基金、拉赞助,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以评奖名义为小集体搞创收;有的是本部门财大气粗,花公家的钱为自己捞个儒雅的名声;有的是赞助企业要依托文化造势,因为开新闻发布会或做形象广告的影响毕竟有限,而出资百万办个什么文化奖本身就有轰动效应,于是乎,从意向开始到评奖结束每个环节都有新闻佐料,文化人也乐于效力,拼命为之鼓吹,到头来奖什么没记住,企业的知名度倒是打出去了,赚了个钵满盆盈,皆大欢喜。以文化为由头说事的实质变成主办方的一种包装术,参与人都是受益者,惟有文化成了作秀工具。
  随意设奖办奖,规范的缺失是必然的。张三、李四标准不一,甲地、乙地准则迥异,通常是主办者的兴趣爱好变成各类奖项评判的话语霸权和金科玉律。一些在本地反应平平的作者作品换个地方则被吹捧得如火如荼,在国家级评奖中一无所获毫无影响的庸常之作却能在某某冠名大奖赛中拔得头筹,且奖金数额超过国家大奖的数倍甚至数十倍。我们不否定诸多的获奖作品中或许也有几部不错的东西,但一哄而起的盲目评奖确也干扰了文坛的生态平衡,消解了国家级评奖应有的权威,混乱了社会对文艺作品的评价尺度,从长远看,不利于文艺的发展繁荣。
  那些用重金作诱饵的奖项当然是以经济实力为后盾的。评奖活动自身联结每个参与者的利益,掌控不当,极容易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金钱名誉的诱惑、运作的不规范、加上缺少必要的监督,私下的权名交易、暗箱操作、小圈子的哥们交情、出资方的指定受益人等等,都屡屡赫然在排名金榜上现出端倪。而一批假冒伪劣的“丑八怪”被乔装打扮成“美娇娃”登堂入室、招摇过市的结果,真正的优秀人才和精品佳作却惨遭埋没。当公众以此为标准来衡量评判当代文化成果的时候,个别人或小集团的错失行为则被泛化成某种社会现象,其恶劣影响不能低估。
  文坛的贫寒与窘迫需要社会的关爱和支持,经济上的资助不可或缺,花点钱为文坛办点实事不仅对文艺有利,甚至也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以赞助为名,把办奖变成沽名钓誉的谋略、变成敛聚不义之财的扒手,这对文坛无异于釜底抽薪,雪上加霜,其结果只能是窒息文艺人才,催生平庸投机的艺术怪胎,在看似热闹的外表下埋藏起更深层的危机。清贫的文坛毋须恶补,真正的正派的文化人不会在铜臭面前迷失本色,那些充满恶俗之气的重赏之下可能搭建文坛投机者的登龙捷径,但不可能让一个有操守的文人蜕变为追腥逐臭的“勇夫”。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