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阅读
  • 0回复

黄花岭的今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5-12-01
第2版()
专栏:

黄花岭的今昔
栋之
秋天,山东省徂阳县徂徕山前的黄花岭乡,显得十分美丽。村庄周围的山上,长着稠密的小树;牧场上群羊在吃草;农田里,合作社的肥牛拖着双轮双铧犁在翻耕秋田。人们都说:在这个山村里,人翻身,田翻身,荒山也开始翻身了。
从前的黄花岭乡,可完全是另一个样子。抗日战争期间,由于日寇和蒋匪军的蹂躏破坏,这一带的山林砍光了,牛羊杀光了,田园荒芜了。每逢雨季到来,山洪像瀑布一样,由童山秃岭上倾泻下来,冲毁了农田,卷走了庄稼。一九四七年就有四十多亩农田变成了河道。当时全乡有三百一十四户常年讨饭,有些农民逃荒到他乡去了。
解放后,党和政府号召山区人民大力封山造林,保持水土,黄花岭乡首先响应了这一号召。一九四九年冬,中共乡支部领导四十三户成立了封山造林合作社。当时有的社员说:封山是好事,就是困难太多,没法封。有的社员说:封公山造公林,将来没有自己的份。支部反复地向大家进行了教育,说明劳动人民集体经营起来的山林,一定会受到政府的保护。这一年,他们采取了半封山半护山的办法。全乡有一万多亩荒山,先封一半,其余一半只准大家上山割草,不许刨草根。当年封的山草木丰茂,未封的山还是光秃秃的,形成了显著的对比,这给了社员很大的教育。一九五一年春,又有二十三户农民要求入社。一九五三年,全乡成立了五个农林合作社,一九五五年,原有的五个老社扩大了,又有两个新社建立起来。全乡入社的有四百六十二户,占全乡总户数的百分之八十五。
五年来,全乡依靠合作社共造林五千二百五十亩,培育了各种林木一百二十多万株,其中干果、水果就有二十三万五千株。一九五○年栽培的桃杏,今年春天有一万六千株开始结果,全乡收入果品两万七千九百斤,换了近两万斤粮食。
由于合作社认真地执行了封山育林的规则,深山陡涧中,到处杂草丛生。今冬收割的牧草和烧柴有九十七万多斤,全部解决了牧草和燃料缺乏的问题。由于封山造林、涵养水源的结果,在一九五三年干涸了十多年的小河恢复了水流。今年春天利用河水灌溉的三百五十多亩农田,现在都获得了丰收,全乡每亩平均产量达到一百七十一斤,比一九四九年提高了九十一斤。现在,全乡有牛三百一十六头,比一九四九年增加了二百九十一头;有猪四百五十口,比一九四九年增加四百四十二口;过去一只羊没有,现在有了肥大的绵羊二百只。
过去许多农民年年吃政府的救济粮,今年全乡还卖了两万多斤余粮给国家。一九五二年以来,全乡盖了新屋三百七十多间。在四处小学里,二百七十名儿童在学习。黄花岭乡的贫困面貌,一去不复返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