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阅读
  • 0回复

再造龙江秀美山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1-09
第12版(林业专页)
专栏:

  再造龙江秀美山川
黑龙江省林业厅厅长 韩连生
  黑龙江省是林业大省,是国家的重点林区之一。全省林业由地方林业、龙江森工集团和大兴安岭林业公司三大家构成。其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北部的大兴安岭、东北部的小兴安岭以及东南部的张广才岭、老爷岭和完达山三大片林区。林业经营总面积3145万公顷,约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3,其中,有林面积1905万公顷,林木总蓄积15.6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1.9%。经过50多年的开发建设,林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部门,为支援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新时期林业的重大使命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六大“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就赋予了新时期林业建设以重大使命。
  林业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和可持续发展重要的基础保障部门,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系统整合了“六大”林业重点生态工程,进一步突出了林业生态建设的重点。国家“六大”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基本覆盖了整个黑龙江省,构成了全省生态建设的基本框架,标志着全省林业生态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黑龙江林业的历史性转变
  随着国家重点生态工程的实施,黑龙江省林业生产力发展布局将更加合理,多年困扰全省林业生态建设资金严重不足的压力也将得到缓解,同时也为林业的长远发展注入了活力。退耕还林工程被称为德政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对全省的生态建设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意义重大,它直接涉及全省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生态环境的发展。全省从2000年起10年规划退耕还林总任务1494.5万亩,其中,坡耕地退耕还林790.48万亩,沙化耕地退耕还林443.88万亩,低产田退耕还林183万亩。从2000年起,黑龙江省的穆棱、尚志两市被率先纳入国家试点县范围。2002年起,退耕还林工程在全省全面启动,工程建设范围覆盖13个地市的51个县市区和农垦、森工两大系统。到目前,全省共完成退耕还林223.3万亩。这是黑龙江省林业建设史上涉及面最广、政策性最强、工序最为复杂、群众参与积极性最高的生态建设工程。“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10年规划全省总建设任务为1162万亩,其中人工造林825万亩,封山育林165万亩,飞播造林172.5万亩。国家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助政策虽然不属于林业重点工程的整合内容,但标志着我国长期无偿使用森林资源生态效益的历史已宣告结束,全省34个县(市、区)的43个单位被纳入首批试点。
  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全省林业要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之路,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建设以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为发展目标。从现在起到2010年,全省要年均净增森林面积400万亩,森林覆盖率年增0.50个百分点,达到47.1%;从2010年到2020年,年均净增森林面积300万亩,年增加森林覆盖率0.44个百分点,森林覆盖率要达到51.5%。到本世纪中叶,将黑龙江省建设成为资源丰富,功能完善,效益显著,生态优良的林业生态体系。
  冷静面对机遇与挑战
  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但也必须看到,全省的造林绿化形势还不容乐观,任务还相当繁重。由于全省东西部森林分布不均,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好转,一些地方水土流失、风沙干旱等自然灾害仍十分严重,农业抗灾能力还很脆弱,严重制约了农牧业乃至全省经济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造林绿化,改善生态环境,纳入全省二次创业、实现富民强省的总体战略之中,统筹规划,重点安排,采取超常规措施,努力使全省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
  首先,要站在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大力植树造林,发展林业,改善生态环境的重大意义和作用,进一步增强各级党委、政府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推进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其次,要用科学的工程建设管理运行机制,加强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质量管理;三要管好、用好工程建设资金,对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资金要实行专户管理,单独建账,专款专用;四要坚持科技兴林,加大工程建设科技支撑力度;五要坚持植保并举,依法治林,切实保护好国家的森林资源;六要加强领导,为工程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各级政府要按照规划、目标、任务、资金、责任“五落实”原则,层层签订责任状,为生态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国家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作为全省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全省林业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为实现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为目标,以森林资源保护和培育为重点,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完善资源、资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为保障,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适度规模,技术先进,分类实施的原则和“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管理原则,进一步强化政府行为,加强宏观管理,切实提高工程建设质量,为建设山川秀美的黑龙江打下坚实的基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