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阅读
  • 0回复

珠海激荡拥军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1-14
第15版(国内政治专页)
专栏:

  珠海激荡拥军潮
杨小刚 谭昌训 胡训军
日前,在广东珠海警备区教导队综合训练场上,上演着动人一幕:珠海市50多名各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身着迷彩服,头戴迷彩帽,在警备区官兵的指挥下,站军姿、走队列、练射击……
平时忙于特区经济建设的决策者们,咋有空穿上迷彩服走向练兵场?
话还得从头说起。两年前,珠海市某镇两位党政主要领导,因不懂做双拥工作,不能妥善处理军民关系,导致矛盾上交。市、区领导对他们进行严肃批评教育的同时,果断地将他们调离了“一把手”位置。
谈及这件事,珠海市委书记方旋深有感触地说:“只有树立强烈的双拥‘官念’,站在讲政治、讲大局、讲稳定的高度,把双拥共建工作看成是事关国家和民族利益,维护和巩固政权的大事,才是真正合格的党政干部。”为此,他们做出明确规定:不能从大局出发做好双拥工作的领导,不能胜任党政一把手位置。
决策者的共识和对双拥共建工作的重视,激发和推动了全市各部门和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双拥共建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近年来,珠海市相继举办了“国防在我心中”、新《兵役法》、“庆国庆,迎回归”等活动;广泛开展了“军人好妻子、好母亲”、“优秀军转干部”、“十佳退伍转业军人”评选活动和“爱心献功臣行动”。珠海特区报、珠海电视台、珠海电台坚持开设“双拥专栏”,制作“八一”专辑,广泛宣传人民军队和驻珠军警官兵的先进事迹。各级党校、大中小学校坚持开设国防教育课,成立少年军校,开展国防教育周、教育月活动,不断提高广大师生“爱国防,为国防作贡献”的自觉性。为扩大和巩固双拥活动阵地,他们先后建成国防教育基地8处,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点96处,少年军校28所,有计划地组织广大军民、中小学生参观学习和接受教育,使全民国防教育进机关入科室、进学校入课堂、进农村入农户、进社区入家庭、进工厂入车间、进渔村入渔船。
无处不在的教育,让双拥观念深入党心民心。各级政府解决驻军问题,一律特事特办,毫不含糊。当他们看到驻珠军警部队基层连队官兵仍居住在低矮潮湿的石头房里时,市委、市政府在特区建设急需资金的情况下,毅然拨款1.7亿多元给驻珠军警基层连队改造营房,改善训练设施。经过3年奋战,驻珠军警部队所有基层连队,全部住进了训练设施配套的公寓式新营区。
几年前,中央军委决定在珠海筹建驻澳部队基地,需要在特区征地。市委领导得知消息后,当即表示:驻澳部队在珠海组建,是珠海的光荣,也是党中央、中央军委对珠海的信任,部队选哪我们就给哪。当驻澳部队选定基地位置后,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已转让出去的商业用地用重金赎了回来,提供给驻澳部队使用。
如今,珠海人拥军早已不再停留在过去的政府性行为,已发展成为社会各界的自觉行动。几年来,积极主动参与双拥工作,成为特区双拥共建的一道独特风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