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阅读
  • 0回复

理智的呼唤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2-11
第3版(国际)
专栏:国际论坛

  理智的呼唤
李学江
联合国监核会主席布利克斯和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对伊拉克的访问于9日晚结束。访问中,他们与伊方官员举行了三轮会谈。布利克斯和巴拉迪的评价是:会谈有了“良好的开端”,伊拉克表示了合作的愿望,对解除武装的态度是认真的。
然而,美国却有意无视核查正在取得某些进展的事实,仍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战争准备,美英两国在海湾的总兵力已近12万人;战机已达300多架;各类军舰20余艘,3个航母战斗群已抵作战水域,另两艘航母正在前往海湾途中。美英兵力部署已近完成,给人的感觉已是“刀出鞘,箭上弦”,只待布什总统的发令枪响。与此同时,美国屡屡向联合国施压,希望能使其对伊动武披上合法外衣。美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8日在慕尼黑国际安全政策会议上威胁说:联合国必须表现出必要时对伊采取武力的意愿,否则将失去信义。美国的一意孤行正招至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抵制与批评。拉姆斯菲尔德的话音甫落,德国外长菲舍尔就针锋相对地指出,美国提出的动武理由无法令人信服,国际社会不应屈从于军事进攻的逻辑。而会场外面,来自德国各地的两万多民众正冒着漫天大雪游行示威,强烈抗议美国对伊动武。
此次,国际社会的反战理由显得强而有力。首先,美国至今未能拿出伊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与“基地”组织有联系的确凿证据。国务卿鲍威尔5日向安理会通报的证据,多拼凑之感和剽窃之嫌。另一方面,既然美国提出了证据,而伊方又矢口否认,那么公正的做法应该是:让核查人员进行核实,以使美国的说辞得到第三方的证实。
其次,核查正在进行之中并取得了进展,而伊拉克对待核查的态度和立场又“有所转变”,那么,就没有理由不等待核查完毕便匆匆诉诸武力。更主要的是,国际社会正在加紧外交努力,比如法德两国也正在拟议一项加大核查的力度,以确保伊销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方案。因此,和平解决的努力还远没有走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最后,美国军事行动打出的旗号是“保护美国本身安全与维护世界和平”。但稍有国际常识的人都不会认为,美国当前正面临着来自伊拉克“直接的”和“迫在眉睫的”威胁,而事实是两国的处境恰好相反。退一步说,即使是伊真的对世界和平构成威胁,也应如联合国秘书长安南8日在弗吉尼亚州威廉—玛丽学院讲话时所主张的那样:解除伊武装不是某个国家的问题,而是整个国际社会的问题。动用武力如果不是出于自卫,而是为了解决对国际和平与稳定构成广泛威胁的问题,那么在这方面安理会授权的合法性就是“无可替代的”。和战事关重大,美国理应稍安勿躁,认真倾听国际社会这些理智的呼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