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阅读
  • 0回复

黑龙江四大国有重点煤矿扭亏脱困 实现了库存、成本、亏损三降低,运费、电费、工资当年三不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2-13
第2版(要闻)
专栏:

  黑龙江四大国有重点煤矿扭亏脱困
实现了库存、成本、亏损三降低,运费、电费、工资当年三不欠
  本报哈尔滨2月12日电 记者汪波报道:近日黑龙江传来好消息,该省四大国有重点煤矿完成扭亏脱困预期目标,生产经营状况出现了恢复性转机。2002年原煤产量和销售收入分别比1998年增长35.1%和34.2%,实现了补贴后整体扭亏;职工年人均工资7107元,比1998年提高26.6%;实现了库存、成本、亏损三降低,运费、电费、工资当年三不欠。
  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是黑龙江省四大国有重点煤矿,于1998年被下放到地方管理,当时累计超亏挂账24.8亿元,潜亏挂账33.9亿元,欠银行各项贷款高达109.8亿元,生产经营举步维艰,各种矛盾十分突出。2000年以来,全省设立了煤炭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全省国有重点煤炭企业改革脱困实施方案》及其配套办法,并按照“一年改革整顿、两年规范运作、三年效益经营”的改革脱困目标,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围绕总量调控、企业改革和煤矿安全专项整治等主要内容,做了大量细致并富有成效的工作。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深入四大矿区,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黑龙江实施了总量控制,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并大力发展非煤产业,加大整顿关闭小煤矿的工作力度。2000年以来,全省累计关闭小煤矿3526处,煤炭行业压产2700万吨。在深化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上,积极探索投资主体多元化,解决国有股一股独大的问题。同时积极推进债转股,使得鹤岗、双鸭山、七台河三个矿区签订了总额为60.3亿元的债转股协议,让企业得以轻装上阵。2002年,四矿制定完善了两步走销售制,实行统一集中销售、以销计产的政策。一年时间,七煤公司就成功开拓了辽西地区60万吨贫瘦煤市场,主焦精煤打入了上海焦化企业,改写了北煤不能出关的历史,同时向瑞士、巴西、阿根廷、日本等国出口精煤50万吨,有效地调控了东北地区精煤市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