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6阅读
  • 0回复

35个优势农产品区域划定 重点发展专用小麦、专用玉米、高油大豆等11种优势农产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2-13
第6版(国民经济)
专栏:

  35个优势农产品区域划定
  重点发展专用小麦、专用玉米、高油大豆等11种优势农产品
  本报北京2月12日讯 记者夏珺从农业部获悉:农业部今天发布了《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在全国范围内划定了35个优势区域,重点发展专用小麦、专用玉米、高油大豆、棉花、“双低”油菜、“双高”甘蔗、柑橘、苹果、牛奶、牛羊肉和水产品11种优势农产品。
  规划提出,要用5年时间建立一批规模较大、市场相对稳定的优势农产品出口基地,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公认的知名品牌,抵御进口农产品的冲击,扩大优势农产品的出口。
  农业部发展计划司有关负责人说,这11类优势农产品是资源和生产条件较好、商品量大、市场前景广阔,在国内市场与国外产品竞争有优势,能够抵御进口冲击的农产品,或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能够进一步扩大出口的农产品。优势产区是自然条件好、生产规模大、产业化基础强、区位优势明显的主产区。这些优势农产品和优势产区,主要是对国内宏观调控和进出口有重大影响、对提高我国农业整体竞争力有重大作用的农产品和主产区。
  据介绍,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的制定遵循了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着眼于“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实施扶优扶强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加强宏观调控,实施政策倾斜。《规划》突出强调,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坚持以质取胜,坚持立足产业整体开发,坚持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等基本原则。
  农业部计划在每种优势农产品的优势产区选择若干个重点地区,采取一种优势农产品制定一个战略,明确主要目标市场,选择一批龙头企业,推广一套实用技术,制定一套扶持政策,实施项目带动等措施,大力推行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专业化服务、产业化经营,提高优势产区的生产和管理水平,辐射带动形成一批优势产业带和产业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