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5阅读
  • 0回复

风云际会 蔚为大观——写在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建成之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2-18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
专栏:继承文化遗产 培育民族精神

  风云际会 蔚为大观
  ——写在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建成之际
  本报记者 顾兆农
  编者按: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独特地位的南京总统府遗址,已建成一座高品位、园林式的大型博物馆——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它对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近代史教育,团结海内外炎黄子孙,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均具有重大意义,功在当代,惠及千秋。
  备受海内外关注的设于“总统府”旧址的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建设工程,经过精心的规划、设计、施工,即将撩开其神秘的面纱。一座高品位、园林式的大型博物馆将于3月1日全面对外开放,成为江苏和南京文化建设的点睛之笔。日前记者前往采访,走进总统府,目睹一栋栋庄重古朴的历史建筑,综观丰富的文物图片资料,仿佛置身于风云变幻的近代历史之中。
  社会各界全力支持 专家学者献计献策
  在原总统府遗址筹建近代史博物馆是江苏省和南京市文化建设中的一件大事。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专门召开常委会议作出决策;南京市委、市政府全力支持,为博物馆的建设大开绿灯,积极帮助解决疑难问题;许多专家也给予博物馆工程建设以极大的关注和帮助。历史学家茅家琦、方之光、张宪文、崔之清、陆仰渊等多次为博物馆的建设想办法出主意,并撰写陈列提纲;建筑专家潘谷西,园林专家叶菊华等经常深入工地进行现场指导,并直接参与博物馆的规划设计;文博专家梁白泉、唐云俊、韩品峥等为文物保护提出许多建议性意见。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南京军区领导和军区机关积极支持博物馆的建设,批准置换土地,为博物馆工程建设创造了条件。江苏省和南京市的有关部门也给予大力支持。驻地部队、企事业单位和广大群众顾全大局、克服困难,积极搬迁,为建设博物馆作出了贡献。10多家参加设计、施工的单位不怕苦、不怕累,加班加点,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不断加快进度,确保工程建设顺利完成。江苏省政协党组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有关精神,反复强调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千方百计克服困难,确保高质量地提前完成建设任务,决不辜负省委、省政府的重托。省政协还多次召开党组扩大会议或主席会议,对建设中的有关具体问题及时作出决定,并经常检查督促工程建设工作。江苏省政协博物馆建设工程项目办公室按照省政协党组的要求,对需要维修的历史建筑做到修旧如故,认真协调落实各项工作,精心组织施工。两年来,项目办的同志夜以继日地奋战在工程第一线,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尊重历史保护文物 精心开发文化遗产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总统府及其周边的历史建筑已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合理的开发利用,馆区面积由4万平方米扩大到9万平方米,同时在馆区的外围另建了文化服务区。扩建后的馆区和服务区,其面积已达到11.7万平方米。一个内容丰富,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大型博物馆已显现在参观者面前。
  走进总统府,展现在面前的博物馆呈三条参观轴线,中部以国民政府和总统府原址为主线,东部以清两江总督署、太平天国天朝宫殿和国民政府行政院为主线,西部以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办公室为主线。
  馆区中部有原总统府的大门楼、大堂、礼堂、中堂、总统府会客室和休息室、麒麟门、总统府政务局、文书局(子超楼)和防空洞等历史建筑。现在这里布置了“总统府文物史料陈列”等展馆,并对历史建筑进行了全面的维护和修缮。“总统府”三字也按历史原貌挂到了门楼上,总统办公室、副总统办公室以及国务会议厅、总统府会客室、礼堂等均得到了精心的复原布置。
  馆区东部称为东苑,在其南端保留了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官府马厩。东苑的中部,有一座保存较好的院落,经古建专家考证,属晚清的住宅小院,据说天王洪秀全的妹妹洪宣娇和曾国藩的家眷曾先后居住在这个小院内。东苑内的国民政府行政院旧址,有行政院门楼、传达室、办公楼等历史建筑。行政院于1928年10月在国府东院成立,是全国最高行政机关。谭延闿、蒋介石、汪精卫等先后担任行政院院长,冯玉祥、孔祥熙等先后担任副院长,他们均在大楼内办公。大门及主楼上挂有第一任行政院长谭延闿题写的“行政院”三个字。此次开放的办公楼,根据历史资料进行了复原,包括院长、副院长办公室,秘书长、政务处长办公室,会议室、阅览室等。
  馆区西部有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办公室、秘书处,国民政府参谋本部、主计处等历史建筑。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办公室设在西花园的一座西式平房里,这里又称西花厅,为晚清所建。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孙中山就将其作为临时大总统的办公室。中华民国第一次内阁会议就是在办公室西侧的会议室举行的。孙中山先生虽然在临时大总统府只工作了91天,但他组建临时政府,召开内阁会议,颁布临时约法,为结束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和创建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制度作出了重大决策。这里烙上了孙中山先生及其临时政府内阁成员的创业足迹,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照片。
  在博物馆工程建设中,还发现了一座被历史湮没的、年代久远的古建筑,此处原为关帝庙。院内出土的石碑,由江南、江西总督郎廷佐撰文,记载了清代捐资建庙的情况。
  博物馆内保留了众多的历史建筑遗存,蕴含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因此,它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正如专家们所说,北有明清的故宫,南有民国的故府,总统府大院的历史地位决定了博物馆建设工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环境布置是博物馆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整个馆区栽植了大量树木、花草,同时在馆区的东部和西部复建回廊、假山、水池等,如今这里花香流溢、碧草如茵,犹如一座大花园。
  11个分馆相得益彰 展示内容蔚为大观
  为了让广大观众能系统地了解中国近代史,丰富博物馆的展示内容,这次又新建了7个展馆,现在整个馆区内已有11个大小不等的展馆。在建馆过程中,南京大学、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南京图书馆等单位为布展工作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历史资料。展览用大量的历史资料和文物,反映中国近代史的演变过程,同时,在保持原有建筑风貌的基础上,既考虑到游客参观的方便,又考虑到展馆内容与布展建筑的历史背景相协调。
  展览大体分为两个类型:第一类是文物史料展览,即应用文物档案史料介绍中国近代历史中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第二类是复原陈列,即将原官府机构内部陈设按历史原貌进行恢复,再现当年政府机构的办公情景。
  文物史料展主要有晚清与民国史料陈列、清两江总督署史料展、洪秀全历史文物陈列、国民政府五院文物史料陈列、总统府文物史料陈列和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展等6个展馆。前4个展馆分布在东苑内,后2个展馆分布在中部和西部馆区。晚清与民国史料陈列分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单元,展示了中国近代史的许多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作为唯一介绍中国近代通史的展馆,它不仅在内容上对各个专题展馆起到补充、联贯作用,而且它还是整个博物馆的一部序曲,又称为序馆。
  清两江总督署史料展是利用晚清时期的几栋建筑布置而成,共4个部分,除模拟复制了“总督署大堂”、“督署大堂”、“总督花厅”等场景外,还有“督署寻踪”、“近代名督”史料陈列,重点展示了两江总督署的历史变迁。
  洪秀全历史文物陈列形象地展示了天王洪秀全曾居住过的几处建筑遗存,如广东花县(今花都市)洪秀全故居、广西金田起义旧址、永安天王府、武汉天王府等等。展馆还融入了许多太平天国的历史文化内涵,使观众能够在这里了解到太平天国在全国各地的重要历史活动。
  国民政府五院文物史料陈列,翔实地介绍了孙中山先生提出的国家政权五权分立的制度和五院机构的功能、组织设置及演变情况。
  总统府文物史料陈列位于馆区中部,它集中介绍了中华民国30多年的历史演变过程。展览中布置了丰富的档案资料和实物,其中有一些鲜为人知的史实和资料首次公之于世,更显珍贵和难得。
  复原陈列主要有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办公室、总统府办公楼和晚清两江总督与太平天国时期的马厩。在东苑的马厩内,工作人员采用修旧如故的办法再现了晚清两江总督与太平天国时期官府养马、备马的场景以及根据有关史料复制的国民政府军乐队官兵演练、住宿的场景。
  建造文化服务区 为参观提供便利
  在筹建过程中,建设者还在馆区西侧和北侧营建了一个与参观游览区相配套的文化服务区。服务区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为了保护总统府的周边环境,服务区的房屋均按照民国时期的建筑风貌建造,同时新建的房屋高度都控制在2层以下。文化服务区不仅商业区位好,交通便利,而且环境优美,绿色植被丰富。更重要的是它依托9万平方米的馆区,使其更具魅力。目前,服务区的建设正在加紧进行,其中5幢5000平方米的历史建筑已进行维修,11幢2万平方米的新建房屋也将完工。此外,为便于市民休闲和停放车辆,还将建造一个3000多平方米的市民广场和一个2000多平方米的地下停车场。目前,有关部门正在对馆区周边的道路环境进行拓宽美化。
  博物馆的建设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受到了社会各界的称赞。海内外人士一致反映,江苏省委、省政府将省政协等21个机关团体从总统府大院内陆续迁出,并在这里建成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是发展江苏和南京文化事业的一项重大举措。随着博物馆的全面开放,前来参观的国内外游客将越来越多,这对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近代史教育、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等,必将产生重要影响。(附图片)
  南京总统府中轴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