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阅读
  • 0回复

从山里放牛娃到都市保安中队长,从普通打工仔成长为中共党员……张立娃一步步完成了人生角色的转换。去年底,32岁的张立娃被河南省评为优秀在京务工人员——从山里放牛娃到“首都荣誉市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2-19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人物

  从山里放牛娃到都市保安中队长,从普通打工仔成长为中共党员……张立娃一步步完成了人生角色的转换。去年底,32岁的张立娃被河南省评为优秀在京务工人员——
从山里放牛娃到“首都荣誉市民”
  本报记者 王建新
  “人生在世,大人物有大事业,小人物有小事业,但不管干大事还是干小事,只有敬业,才能干好!”
  张立娃出生在河南嵩县的一个小山村,22岁那年,原来连省城郑州都没去过的他,随着招工的人来到了繁华的京城,从整天风尘扑面的建筑工地到富丽华贵的宾馆饭店,从一个普通的保安员到管着130多名保安的中队长,张立娃经历了整整10度春秋,如今他已深深地迷恋上了保安这一平凡的职业。
  1996年9月28日零点30分,张立娃正在一座大楼里值勤,突然嗅到一股淡淡的煤气味。不能放过任何隐患!他和同伴们马上展开排查,最后在厨房中发现液化气总开关和煤气灶开关均未关,随时可能发生火灾与爆炸!他当即冲进厨房,关掉开关,并打开窗户和抽油烟机,及时排除了险情。
  在张立娃的保安生涯中,经历了太多这样的“小事”,他所有的工作几乎就是排查这样的“小事”,确保不至于发展成“大事”。对此,张立娃有自己的理解:“人生在世,大人物有大事业,小人物有小事业,但不管干大事还是干小事,只有敬业,才能干好!”
  穿行在王府井大街周围的街街巷巷,张立娃如数家珍地向记者指点着:东面有几条小巷,西面有几个胡同,小巷里有哪几个单位,胡同里有什么样的住家。他细细描述着周围小巷胡同是怎么迂回的,各个大楼和散布在各个角落的大门小门是如何分布的……“这是我们的基本功。熟悉了这些,发生什么突发事件,才能自如应对。”张立娃说。
  “我虽然不是北京人,但希望以自己辛勤的劳动给我们河南人争气,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为首都增光。”
  “从老家出来到北京打工,最初的想法很简单,只是想着大城市挣钱多。”张立娃说,但这些年干下来,慢慢就对北京有了越来越深的感情。
  前年,社会号召无偿献血,张立娃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当即献血。对张立娃来说,帮别人看个病、帮走丢的孩子找到父母、将捡到的物品千方百计交还失主……这样的事他做过很多。张立娃说:“我没有其他长处,但我来自农村,能吃苦,也肯吃苦;不贪便宜,也不怕吃亏。我虽然不是北京人,但我希望以自己辛勤的劳动给我们河南人争气,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为首都北京增光。”1997年11月,张立娃在鲜红的党旗下举起右手,庄严宣誓,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1998年,他被北京市有关部门授予“首都荣誉市民”称号。
  “也许你文化不高,也许你没能考上大学,但你同样拥有学习的机会,而且更应珍惜!”
  1999年5月4日,张立娃和其他31名外来务工青年被请进了北京科技
  大学,“圆了一天大学梦”。在计算机中心,第一次移动鼠标,第一次敲击键盘,在他内心深处埋藏了许多年的一个模糊的梦想一下子清晰了:上学!读书!
  2000年秋季,张立娃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参加了北京市委党校法律大专班的学习。从此,在张立娃的日历里没有了休息日:每逢周末他都会准时走进党校的校园;每天下班后,他都要在深夜的灯光下看、背、记……他说:“也许你文化不高,也许你没能考上大学,但你同样拥有学习的机会,而且更应该珍惜宝贵的机会!”
  为什么要学法律?张立娃沉思了一会儿,告诉记者一件他亲历的事:去年年底,他的中队所负责保安的一座著名商场在装修结束时,突然发现丢了一件贵重物品,情急之下,商场要求值勤的保安对施工的民工搜身检查,遭到张立娃的断然拒绝。“我们会全力为客户做好保安服务工作,但违法的事绝对不能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