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4阅读
  • 0回复

观点集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2-21
第8版(科教周刊)
专栏:观点集萃

观点集萃
  大量成本低廉的劳动力是我国现有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支撑,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的吸引外资国和世界制造大国之一。但是,随着国外资金、技术、产品的流入,高素质管理和技术人才越来越缺乏。从经济全球化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看,没有足够数量的高水平人力资源支撑,我国就难于继续有效吸引和利用国外的资金和技术,也很难占据世界制造大国的地位,更难以从根本上持续提高我国的经济追赶速度和综合国际竞争实力。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 胡瑞文
要更加注重通过高等学校自身的改革和发展,而不仅仅通过体制的改革,去解决高等教育发展的任务和各种矛盾与问题,包括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调整人才培养的结构和规格、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及招生和就业等各种不同社会需求的问题。因此,要进一步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增强高等学校自主办学的各种能力;进一步强化高等学校的社会责任,不断增强高等学校承担各种后果和各种风险的能力。
  ——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谢维和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稳定中略有增大。根据人口预测,这种趋势将会持续一个时期。这意味着中国具有巨大的待开发的人力资源。如果抓住这个重大的历史机遇,全面强化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就可能使中国由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另一方面,劳动年龄人口持续保持高比例,也形成巨大的就业压力,这是对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的巨大挑战。如果不能有效地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使劳动年龄人口实现有效的就业,那么巨大的劳动年龄人口将成为巨大的人口包袱。解决中国巨大就业压力将是相当长一个时期的首要历史任务。人力资源开发不能脱离这一历史背景进行,应当为解决这一历史性的课题做出贡献。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胡鞍钢
人力资源要素是具有资本性质的东西,资本是可以得到回报的,所以培育人力资本将来是能够创造财富的。接受更多教育后,得益的首先是学生本人,但是政府同样可从百姓所创造的财富中取得税收,所以政府为少数还不起贷款的学生担保,一点也不会吃亏,反而有很大的利益在其中。
  ——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 茅于轼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