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阅读
  • 0回复

江苏农业生产有无穷的潜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02-02
第2版()
专栏:

江苏农业生产有无穷的潜力
本报记者 甄为民
1955年,江苏省的粮食和棉花的总产量都已经大大超过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最后一年——1957年的国家指标。粮食超过指标22,000万斤;棉花超过指标128万担。
江苏省粮食棉花产量提前超过第一个五年计划指标的事实,充分证明了农业生产上有无穷的潜力。
江苏省大体可分三类地区。
长江三角洲上的太湖地区是水稻高产区,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增产潜力很大。在制定1955年增产计划的时候,江苏省委和松江地委、苏州地委对这个地区的增产潜力作了全面调查。调查的结果说明,这个地区还有25%的土地只种一季水稻,不种麦子,如果收了水稻再种上麦子,就可以增产不少粮食;这个地区的水稻品种有一半以上是低产的早中籼稻,如果改种高产稳收的晚粳稻,就可以从根本上避免三化螟虫的为害,每亩增产100斤以上。1954年秋,中共昆山县委批判了保守思想以后,大胆地发动群众在螟害严重的昆山南部16个乡的15万亩土地上,全面改种晚粳稻,并且做到了“虫害发生在哪里就消灭在哪里”,结果全面获得丰收,每亩多收稻谷100多斤。整个太湖地区1955年仅发动改种晚粳稻一项措施,就多增产了12,000万斤粮食。奉贤县改进了粮食、棉花和绿肥作物的轮作制度,提倡一年二熟和两年五熟,1955年基本上消灭了冬闲田,复种指数由137%提高到191%。已经有好几处地方试种双季稻的经验证明,推广双季稻可以使水稻产量向前跃进一步。金山县米市乡浩光农业生产合作社试种的1亩9分双季稻,每亩产量高达1,060斤。这些农业生产上的改革,使太湖地区出现了许多大面积丰产的典型。每亩平均产量超过700斤的有两个县、40个区、345个乡、3,078个社。事实促使有“增产到顶”思想的同志清醒了头脑。他们说:“增产不但没有到顶,而且根本就没有顶。”处于长江三角洲的苏州地区和松江地区的党委已经定出计划,争取在7年内达到每亩水稻平均产量1,000斤的目标!
江苏省中部的“里下河地区”,土质肥沃,自然条件也不错。可是,在治淮以前,年年遭到不同程度的水涝灾害,绝大部分农田常年积水,只能耕种一熟;农民为了赶在汛前收一季稻,全部种植成熟期很短的劣种早稻,每亩产量只有200多斤。治理淮河,使这个地区1,000多万亩土地的水利条件起了很大变化。因此,江苏省委和扬州地委,盐城地委决定把它提高为一个高产的稻麦区。1954年,在特大洪水条件下取得丰收以后,当地党委又提出了把一熟沤田改为稻麦二熟田的增产措施。这时,却遭到了许多有保守思想的人的反对;他们认为“沤田”是历史上就有的,没法改旱地,即使要提高产量也得慢慢来。有24万亩“沤田”的泰县只打算改4万亩,而且不见行动。兴化县委打破了这种保守思想。他们选择蒋鹅乡的红星农业生产合作社积极进行生产改革。红星社处于全专区最低洼的地方,1954年同洪水做斗争的胜利,提高了社员战胜自然灾害的信心。社里的共产党员带头组织突击队,把西八十圩里93亩田内的1尺8寸深的常年积水全部车出来,用棍子捣塘铺灰,种下了麦子。结果,平均每亩收麦163斤,顶好的每亩收了378斤。秋季,稻子又获丰收,平均每亩收稻谷553斤。稻麦合计收了716斤;其中有4亩3分田稻麦合计每亩收了953斤。社员们并没有因此满足,他们在这块每亩收953斤的丰产田里找出了八大缺点,要继续加以改进。他们经过精细的计算,提出了这样的增产规划:到1957年全社一熟田每亩产量全部达到1,050斤,二熟稻麦田每亩产1,325斤。红星社“沤田改旱田”的作法,已经成为整个“里下河地区”改革耕作制度争取增产的方向。现在,这两个专区正在开展大规模的“沤田改旱田”的工作。
淮河灌溉总渠以北,是徐州、淮阴的大片平原。这里水利条件差,耕作粗放,土地利用率低。可是,1954年在严重水灾情况下,这个地区却获得丰产,仅徐州一个专区就超额增产了4亿斤粮食。1955年的农业生产也出现了新的气象。徐淮平原上的泗阳县仓集农业生产合作社,自1952年成立以来,年年增产50%以上,贫农的土地比入社前增产五倍,全社每亩平均产量从200斤左右增加到400斤。为什么这个社在贫瘠的土地上能够得到跳跃式的增产呢?根据党委的检查,是由于这个社社长戴玉才有革新精神,社里的农作物全部是良种;这个社里土地也全部使用双轮双铧犁耕种,并且采用“套耕”的办法,深耕达八寸。这个社的增产事实,有力地批驳了那些“地区落后”论者。淮阴专区介绍了仓集社的增产经验后,几个县的负责同志都检讨说:仓集社的土地和我们这里的一样,他们那里1956年每亩产量能达到520斤,我们这里为什么不能呢!我们没有到群众中去,看不到先进的东西,也就不能领导群众前进。
徐淮平原的土地完全适宜于棉花的生长。江苏省委从全盘考虑,决定逐步在徐州、淮阴地区推广植棉,并且逐步缩小适宜于种粮食的南通、松江地区的植棉面积。
省内西南部茅蔍山和天目山山区丰富的资源过去也没有注意开发和利用,今后要有计划地在那里发展牧畜业,种植经济林、用材林、水源林以及蚕桑、茶树、油茶、油桐、果树等。
从以上情况看,江苏省的粮食棉花虽然已经提前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增产指标,但是农业生产仍然蕴藏着无穷的潜力。最近,中共江苏省委根据党中央的指示,检查和批判了领导工作中思想落后于实际的保守思想,初步确定了全省农业合作化、农业生产的奋斗目标和农村各项工作的全面规划。粮食产量指标已经进一步提高:1957年将达到280亿斤,比1955年增产53亿斤;1962年将达到450亿斤。那时,全省淮河以南每亩平均产粮食800斤左右,淮河以北产粮食500斤左右。1967年以内,淮河以南将达到每亩1,000斤。1957年,棉花单位面积产量也将由1955年的平均每亩40斤皮棉增加到60斤皮棉,1962年提高到80斤,1967年提高到110斤。
当然,增产计划的先进并不等于冒进,目前也有个别地区发生不顾主客观条件,盲目追求过高的粮棉增产指标的现象。吴县甪直区全部鱼池只能养淡水鱼10万尾,而区委却计划要养21万尾。这种脱离实际的倾向也要防止和纠正。
为了切实实现粮棉增产指标,全省制定了一系列的增产措施。目前,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已经全面开展,冬季的土方数字超过了过去6年的总和。不久的将来,宝应湖将要变成良田,运河、串场河两岸将形成无数个自流灌溉区,淮河水害将变成水利。五年内,全省将消灭一般性的水旱灾害;6年内将要消灭各种农作物的病虫害。1957年,沭阳、南通两县将基本上实行机械化耕作,全省也将完成半机械化的耕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