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2阅读
  • 0回复

资源转化型经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3-15
第6版(两会纵横)
专栏:三人谈

  资源转化型经济
  主持人:本报记者富子梅
嘉宾: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乌若思代表
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林东鲁代表
鄂尔多斯集团总裁王林祥代表
  内蒙古自治区是资源富集区,地下有120多种矿产资源,稀土储量居全国第一,煤炭储量居全国第二。如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成为内蒙古代表团的重要议题。
主持人:三位所在的企业在内蒙古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又都与资源优势密切相关,对资源转化型经济一定有独到见解。
乌若思:内蒙古有2000多亿吨的煤炭储量。如果单纯卖煤,不仅附加值低,运输成本高,而且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而就地建坑口电厂和火力发电厂,能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带动高耗能工业产品的生产,如电石、硅铁等,促进资源转化型经济的发展,可谓一举多得。
林东鲁:丰富的电力和稀土矿藏为钢铁企业走特色产品之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包钢产品的80%销往华东、华南等区外省市,需较高的运输成本。但我们立足当地实际,把资源优势用足、用到位,降低了生产成本。
王林祥:正是得益于得天独厚的羊绒资源优势,鄂尔多斯从一个20多人的小厂发展成为占国内市场份额35%、国际市场份额25%的中国羊绒业领头企业。在次主业方面,鄂尔多斯将依托电力生产硅铁。
主持人:在资源利用和经济发展之间如何形成良性互动?
王林祥:2000年至今,集团投入1.15亿元用于山羊舍饲圈养工程,使企业发展和草原生态都能够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在硅铁生产方面,我们将从源头上控制高耗能产品的高污染问题。
乌若思:2002年内蒙古用电量增长高达18.7%。用电量的持续增长加快了内蒙古煤炭资源向电力转化的步伐,促进了当地资源转化型经济的发展,形成了良性互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