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阅读
  • 0回复

村事厂事常扪心 民声书声皆入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3-17
第5版(两会特刊)
专栏:基层代表委员心声

  村事厂事常扪心
民声书声皆入耳
  陈秀丽代表——
高中段教育急待“扩容”
  本报记者 丁伟
  河北盐山中学副校长陈秀丽代表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到2020年,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从目前情况看,要实现这一目标,还需付出艰苦的努力。她指出,目前我国“普九”教育成效明显,大学也在扩招,相比之下,高中阶段资源显得相对匮乏和不平衡,高中段教育的培养能力,仅相当于初中的40%,努力扩大高中段教育的容量十分紧迫。建议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加大对高中阶段教育的投入。
  金先春代表——
尽快建立农业合作组织
  本报记者 程国慧
  “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这只是第一步,只有通过配套服务让结构调整后的经济效益显现出来,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才算达到目的。”来自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的金先春代表说。
  金先春认为,农业结构调整在很多地方之所以没有实现规模化、区域化和标准化,问题就出在配套服务没跟上。科研机构只管研究培育新品种,农民种植后也摸不清市场,结果很多都是小打小闹。科研机构苦恼下力气培育的新品种得不到推广,农民烦心调整了结构后增产不增收,优质卖不了优价。他建议尽快建立类似国外的农业合作组织,为种植结构调整提供中介配套服务。
  李立明委员——
建立公共卫生应急反应体系
  本报记者 杨雪梅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李立明委员建议,建立公共卫生应急反应体系。他指出,由于城乡人口流动性大、物资流通增加,各种新发、复发传染病发生爆发流行的可能性大增,建立一套高效的公共卫生应急反应体系迫在眉睫。这一体系建立后应该可以提高对突发疫情的监测,加强检测的灵敏性,理顺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保证药品及疫苗的储备以及进行适时的权威信息发布,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危害程度,保护人民健康,维护社会安定。
  他指出,建立应急反应体系,应组织实施全国性的公共卫生专题调查,建立国家级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为科学决策提供充足的依据。
  李如成代表——
重视发展传统产业
  本报记者 何伟
  雅戈尔集团公司党委书记李如成代表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对的,但同时要考虑到中国近13亿人口的就业压力。我国的比较优势是劳动力资源特别丰富,就业压力很大,不应轻易放弃传统产业。如果不扶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势必影响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造成社会不稳。”他认为,走新型工业化之路,应当是有效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新格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