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阅读
  • 0回复

“路线图”能否引向和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3-05-20
第3版(国际)
专栏:热点对话

  “路线图”能否引向和平
  本报记者 何洪泽 任毓骏 姚立 吕岩松 徐平 吴文斌 编辑
黄培昭
  本报编辑:从实际情况看,“路线图”更像是一个缺少约束力的中东和平行动指南,至今巴以双方对其中一些条款有不同的解读,因此,这一蓝图的实施将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不知各方对“路线图”可能遇到的困难有哪些预测?
  驻埃及记者徐平:巴方已正式宣布接受“路线图”,并呼吁以色列做出同样的表态。但以色列总理沙龙没有公开表示接受“路线图”,在与巴勒斯坦新总理阿巴斯举行的首次会谈中,还对“路线图”提出了15处修改意见。鲍威尔11日和阿巴斯的会见在杰里科举行,避开了困在拉马拉的阿拉法特。开罗舆论认为,由于阿拉法特目前仍然是民众拥护的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且掌管着大部分安全部队,美方这么做很难得到巴勒斯坦人的认同。
  驻比利时记者姚立:欧盟国家5月初在希腊罗德岛举行的外长会议上呼吁,有关各方应抓住“历史机遇”,尽快落实“路线图”的第一阶段计划,强调不能对它进行任何修改,以免“节外生枝”。欧盟负责外交和安全政策的高级代表索拉纳受欧盟理事会的委托,几乎在鲍威尔二访中东的同时再次造访中东,就如何根据“路线图”迈出“成功的第一步”进行磋商,听取意见。在欧盟看来,中东地区的形势变化很快,如果不抓紧行动,“路线图”所提供的机遇就可能“转瞬即逝”,中东又会重陷“血与火”的苦难之中。
  驻俄罗斯记者吕岩松:舆论对“路线图”规定的具体时间表普遍持怀疑态度。有学者认为,“路线图”对“安全”、“主权”等概念的界定十分模糊,巴以可能对此做出完全不同的解释。另外,双方的极端组织将极力阻挠“路线图”的实施,其负面影响力不可忽视。
  驻联合国记者何洪泽: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路线图”公布当天就向以巴双方表示,这是中东和平进程中有意义的创造。但他也警告以巴,如果双方都等待对方先走第一步,那和平是不能到来的。为了促进“路线图”的执行,联合国于5月13日至14日在乌克兰的基辅举行了支持中东和平进程的国际会议。然而,联合国能有多大作为,取决于各国在中东问题上的合作。
  驻叙利亚记者吴文斌:沙特对“路线图”计划表示支持。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到访前的沙特内阁会议传出明确信息,希望“路线图”的正式发布能成为中东地区实现全面、公正和平的真正起点。但沙特同时还向美国表示,对以色列提出先决条件表示不满。(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