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阅读
  • 0回复

重视外国古典学术著作的出版工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07-01
第7版()
专栏:读者来信

重视外国古典学术著作的出版工作
编辑同志:
当前外国古典学术著作的翻译出版工作,是不够令人满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伟大先行者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著作,多年来在全国各地书店里都买不到。我们可以买到列宁的“黑格尔‘逻辑学’一书的摘要”,“黑格尔‘哲学史讲义’一书的摘要”,但无法买到黑格尔的“逻辑学”和“哲学史讲义”。前年年底,贺麟译的“黑格尔小逻辑”一书由三联书店出版了,但直到现在还没有出现黑格尔的其他著作的中译本。关于费尔巴哈的著作,情况也没有好多少,这些年来,除了1953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王太庆译的“宗教的本质”,1955年三联书店出版了洪谦译的“未来的哲学原理”,再没有别的了。此外,我们到各处外文书店里去买黑格尔或费尔巴哈著作的俄文本或德文本,也不可得。
是不是我们完全不必去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先行者的著作呢?决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历来十分注意过去的伟大学术遗产的。列宁在很多论著中一再强调应该深刻钻研历史遗产,他本人在那样紧张繁忙的革命斗争年代也还博览群籍,仔细研读了古典哲学著作,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先行者,特别是对黑格尔哲学著作的深刻研究,正是我们的典范。
我建议,出版工作的领导机关对哲学的古典著作的翻译出版工作,应该重视起来,作一通盘规划,以满足我们的需要。这种书籍,虽然销路比不上政治性的小册子,但它们是学术文化界十分需要的。做好这种书籍的翻译出版工作,对于提高我国学术文化水平、帮助知识分子向科学进军,以及对于实行“百家争鸣”的方针,都会起很大的推进作用。
南京解放军文化师范学校训练处 杨效周
编者的话
我们收到杨效周同志的意见后,曾向古典哲学著作的翻译工作者贺麟、王太庆两先生了解有关情况。他们对于国家出版社不重视古典学术著作的出版工作也有同感,特别感到人民出版社(包括三联书店)积压稿件的现象太严重了。一部稿子,一拖就是一年以上,几十万字的是如此,三、五万字的也是如此。如黑格尔“哲学史”第一卷译稿,早在1954年6月就交给出版社,但直到现在才和读者见面。黑格尔“哲学史”第二卷,1955年10月已交出译稿,据说要到1957年才能出版。顾寿观译的拉梅特里著“人是机器”一稿,仅四、五万字,去年七月交稿,至今尚未出版。江天骥、陈修斋等合译的“狄德罗选集”(约二十万字),去年六月以前即已交稿,现在也还没有出版。
他们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人民出版社编辑部不重视学术著作的出版工作,其次是工作缺乏计划性。对于他们,出版合同只是具文,没有约束力量。同时,他们的工作作风和方法上也有问题,往往在细小的地方吹毛求疵,拖延出版时间。举个例说,在引证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地方,他们要求译者直抄莫斯科外国文出版局的译文,据说这是为了“统一”,但是“外文局”的译文并不都是正确的。有的俄文译文本来不佳,转译成中文,错的更多。译者为了这事,和出版社发生过不少争执,耽误了不少时间。
人民出版社不重视古典哲学著作的出版工作,还表现在对译稿的稿酬上。现在是译一本普通的英文或俄文小册子,稿费每千字九元,而译古典著作,往往须参考几种版本,经过三四位同志的一再校阅,逐字逐句的斟酌和推敲,稿酬每千字却只有十元。古典著作译文的稿费太低了,这是很不合理的现象。
拖延出版时间,一方面使读者渴望的书不能和读者早日见面,另一方面也影响了翻译工作者的积极性,所有这些译者一有其他工作就把翻译工作抛开,如黑格尔“哲学史”的翻译工作曾几次中断,如王太庆的笛卡儿著作译稿,贺麟的斯宾诺莎著作的译稿,陈修斋的莱布尼兹著作的译稿等等,也延搁起来。
他们认为加强领导,改进工作方法,增加和译著者的联系,缩短出书时间,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工作,增进译著者的积极性,满足读者的需求。我们觉得这些意见是正确的,是值得出版机关严重注意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