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2阅读
  • 0回复

“六月的斑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08-20
第3版()
专栏:

“六月的斑鸠”
田光
我来到四川富顺县代寺区区委的重点乡(广福乡),参加了一次农业社社员座谈会。会上,社员们兴奋地谈着今年全乡基本合作化以后,在生产上获得的巨大成绩。可以看出,他们对今年农业增产是满怀信心的。可是,说到最后,大家忽然不约而同地叹息起来。有人说:“唉!要不是那群斑鸠,今年的收成还要更好一些哟!”
“怎么?你们这里的鸟害挺严重吗?”我的话一下子引起哄堂大笑。这一阵突如其来的笑声,真使我摸不着头脑。在我的一再请求下,他们终于向我公布了“谜底”:
说起来也奇怪,合作化以后,这里的领导机关实行了一种新鲜的“具体领导”的方法。他们给全体农民统一制定了生产日程表,命令所有的农民群众,按照他们的“口令”齐步前进。驻乡工作人员成了监视群众按日程表做事的“督察员”。他们拿着日程表,检查着每一个人的步伐。例如:春天插秧的时候,日程表上规定四月十八日完成插秧任务。可是,到十七日全乡才完成不到30%。群众一再请求宽限几天,“督察员”不但不准,还大发雷霆,吼着说:“栽不完熬夜也要栽下去!上级规定,谁敢不遵?”逼得有些群众只好粗制滥造胡乱栽下去交差。即使这样,还是到二十五日以后才栽完。
一阵春雨以后,正是种高粱的好时光。天没亮,人们都自觉地在山坡上忙了起来。谁知,驻乡工作人员跑来一看,吓得一身冷汗,声色具厉地说:“上面规定今天犁田,你们到坡上来干什么?”说着跑着回乡政府,调出全班人马,硬逼着抢栽高粱的人们去犁田。并且扬言:谁不服从,一定要扣工分。人们垂头丧气地离开了山坡,栽高粱的季节也跟着错过了几天。光明二分社的主任告诉我:今年社里高粱因为迟栽了几天,错过了雨水,起码少收三成。
对这些自作聪明的要农民按“日程表”办事的人们,这里的群众把他们叫做“六月的斑鸠,不知春秋”。应该说这样的绰号是不太美妙的;但是,把这绰号送给这样的主观主义者,又有什么不好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