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阅读
  • 0回复

关于干部退出多得果实问题的初步研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7-02-28
第2版()
专栏:

  关于干部退出多得果实问题的初步研究
迦陵
在土地改革运动中,由于某些干部存在着自私心理、(特权思想与功劳观点,干部多得果实的现象,不少地区均已发生,若干地区并且相当严重。据威县调查,全县一百零一个村中,如何将果实公平合理分配,每人都可补到三亩地。但由于村干分得果实过多(某村公安员,六口人,买了八十亩地),许多村庄的贫农仍未解决土地问题。为了确保雇贫农得到土地改革的利益,认真检查与解决这一问题,实为深入运动中的重要工作。
在检查时,须把朱总司令所提“平均分配”的建议加以研究。但平均分配的意思究竟应如何了解?我以为就是使土地占有大致趋于平均,而中农的土地或全村土地的平均数与平均产量就是平均的标准。这种平均分配,在我区就是已经为广大群众所熟悉的“填平补齐”的思想、口号。过去我们对于这一思想已经做了很好的宣传,且获得很大成绩。今后尤需反复宣传,大力贯彻,务使赤贫农达到中农的生活标准。如果干部所得果实,超过这个标准过多,为了使赤贫农彻底翻身,为了解除干部与群众间的隔阂,达到全体农民的团结,并从而提高干部的政治水平,就必须使干部退出多得部分。
在解决干部退出多得果实问题时,各地多主张把此次土地改革运动中干部多得部分,退给群众,并且在实践中已获得很大成绩。但是,对过去按问题分得的果实,是否要退?各地意见还不一致。有许多地方就不主张退。我觉得这问题值得研究。
过去按问题算账的办法,使一些租息问题多,有账可算的人得到了不少果实;而无账可算的人就没有得到果实。当然这是一个历史问题。在那时,干部经过减租减息等斗争,收回自己的血汗账就应该的、合理的。但是,有几种情况值得注意:第一,干部实算实得;群众就不一定。沁源官军村农会主席胡廷彦检讨时说:“别人算地主的东西都得不够,我却原数都得到了,并且还多得了碾子。”第二,不少地方干部买果实有拣好的、先买等现象,群众却无此便利条件。沁源县第一川今春分果实时,群众就说:“只有李财源一人有资格买,因为他是四二年的老干部。”第三,干部贱买果实现象很多。不仅村干部如此,若干县区干部也有贱买果实者。这种现象在当时已经引起群众不满。类似以上问题,有的地区一直没得解决,但也有许多地方解决得很好。如襄垣王家庄在此次检查翻身时,发现由于今春按问题分果实,以致影响了村内还有十一户农民没有翻身。当时村长申兰生即在群众面前检讨:“今春分了十六亩好地、四孔窑、二十多件衣服,果实确比别人多。”遂坚决退出三亩麦苗地、二亩秋地、一件皮袍。在他的影响下,又有许多干部退出地、房、粮食、牲口等。而全县八百村干部退出土地千多亩,房三百间,阳城史家岭村支部经过讨论,共产党员阎永智以身作则,退出房子九间;威县、武训的若干村干,亦纷纷自动退出多得果实。这都是极可宝贵的成绩。
经验证明:解决这一问题的正确方针是进行教育,提高干部的阶级觉悟,使其在自觉的基础上拿出多得果实,帮助穷弟兄翻身。在执行教育方针时,根据各地经验来看,又必须掌握三个环节:(一)干部的自我反省;(二)领导上的自我批评;(三)群众提意见。在这三个环节中,干部的自我反省又是基本的。而领导上的自我批评,亦有两个方面:一是县区干部以自我检讨配合实际行动,首先退出贱买果实,教育村干部。这在太行已有不少范例。一是县区干部首先检查自己的责任。由于过去对村干部没有很好的进行教育,以致发生了贱买、多买,多得果实等现象。冀南各县对这一点抓得很紧,且已做出了很好的成绩。当然这两者的目的,均系为了更好促使村干部自觉退出多得果实。至于群众提意见,即应本着“谈功劳、谈缺点”的原则,教育群众首先认识干部在领导群众斗争中的功劳,然后帮助村干部反省。不过,这一点是比较难做的,弄不好,就会变成是纯打击干部,且会造成农民内部的分裂,使地主与坏分子有隙可乘。例如襄垣头村,领导上在解决干部退果实问题时,因为没有注意打通干部思想,也没有教育群众,而首先号召农民向干部提意见。这样就使十二户斗争对象混进群众中,破坏运动的进展,并阴谋打死十二个村干部。这事情被发现后,干部和群众都深刻认识到农民内部不团结,是会给地主造成很大的空子。又如沁县六区处理这一问题时,起初有些村子,如倪村,只片面的强调了由群众检查,提意见,结果干部不仅不反省,反而专去打听谁对他们提了意见,准备报复。弄得干、群关系越来越隔阂。领导上发现后,当即提出“面对面走”的口号。向群众提出:“干部不好,究竟还有些好处没有?”经过群众讨论,发扬干部的优点。同时,又让干部想想:“你说群众和你为难,难道你就没有对不起群众的地方?”这样即促使了干部反省,密切了干、群关系。
但是,更重要的还是很好的组织干部带头。事实证明,在处理这个问题上,村干部还有不少想不通的地方。他们总觉得自己过去不怕得罪地主,辛辛苦苦得来的果实,为什么还要退呢?另外,有的还怕丢人,怕受处分,怕群众斗争失掉威信等等。正因为如此,各地便采用了各种各样的办法,帮助村干部打通思想。许多地区采用了与群众比生活比果实的办法;用回忆历史,用未翻身的农民诉苦,启发干部自觉。这些办法,都达到了干部自觉退出多得果实与密切干、群关系的目的。有的则反复说明,只有犯了错误不愿改正,背上包袱不愿放下,脸上有黑不愿擦掉的人,才最丢人,最不能得到群众的原谅。只要能放下包袱,洗脸擦黑,将多得或贱买的果实退还群众,然后才能恢复原有威信,得到群众的拥护。这些方法都是很好的。
总之,干部退出多得或贱买果实,已经成为未翻身农民的迫切要求。为了满足未翻身农民的要求,干部多得的果实必须设法使其退出,其办法主要的是使干部在思想上更加明确“填平补错”的意义,促使其反省,使其自觉自愿的退出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