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1阅读
  • 0回复

湖南人民的抗旱斗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09-01
第3版()
专栏:

湖南人民的抗旱斗争
本报记者 黄驭白
正当湖南农民战胜了水、虫、风灾,赢得了一千五百万亩早稻丰收的时候,部分地区的中稻和旱土作物又受到了干旱的严重威胁。
6月底,全省受旱面积是四百万亩,7月底就发展到九百万亩,到8月上旬就达到一千万亩。全省旱情比较严重的约有三十个县,只有滨湖平原和澧水上游受旱较轻。有的地方如武岗、麻阳等县受旱面积已达到占全县总田亩的70%以上。整个邵阳专区就有90%以上的乡和农业社遭受到干旱的危害。邵阳专区有些年岁较老的农民都反映:“今年的干旱比辛卯年(1915年)还厉害。”
邵阳地委书记钟石同志曾经对邵阳地区的受旱情况作过如下的分析:一、今年旱的早,旱的久,旱的面积宽。武岗、洞口等县已经有六十到七十天断雨。二、全专区四万多亩天水田,一百多万亩坎田和部分小春田,因为蓄水力低,历年容易受旱。加上新宁等县有的地方开荒伐木,童山濯濯,水土冲刷严重,连从来没有干过的溪涧也枯底了。三、开始的时候,领导思想麻痹,对今年雨情估计不足。在旱象露头时,农业局还盲目推行勤灌浅灌,由于田地蓄水少,所以就经不起旱。四、合作化以后,有的地方管水组织还没来得及整理,干旱一来,有的农业社就手忙脚乱。
其实,这不仅是邵阳一个专区的情况,其他专区的旱灾情况,也和这个专区差不多。
旱灾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农业社原来的生产计划被打乱了,分配方案落空了。据邵阳专区的初步统计,全区有一半以上的农业社要程度不同地减产。据这个专区的邵东县估计,减产一半的农业社,每个劳动日的工值只有一角至二角钱,一般的也只有三、四角左右。由于把绝大部分劳动力集中在抗旱上面,别的副业生产也受到不良影响。有的河干水浅,木排放不下,船运也停滞了。
实现了合作化的农民,用最大的努力同干旱进行了搏斗。在干旱最严重的时候,全省仅邵阳、黔阳、衡阳、郴县几个专区的统计,每天就有四百万以上的农民从事抗旱活动。各地普遍推行“全面规划,联合抗旱”的方法。首先以工程为单位,根据水量、流域、用水权益划分灌溉区,然后通过民主协商,互相调剂、互相支援。据邵阳专区邵东县五十四个乡的统计,就联合了三万多个社和一万多个单干户,组织了一千六百多个抗旱单位,调剂了四千多处水源,灌溉了三十多万亩稻田,在抗旱中,邵东县提出了先活后死,先下后上,先近后远,先中后晚的用水灌田原则,使用水更加合理有效。
随着旱情的发展,领导上及时号召农民进行改种、抢种。从县到乡到社,开始逐级修订生产计划,着重规划了今年的秋冬生产。要求灾区培育好晚稻和现有旱田作物,积极扩大秋种,争取晚秋增产,并大力开展多种经营、多搞副业。常德、邵阳等五个专区统计:今年秋种面积计划扩大到二千一百万亩,比去年增加八百多万亩。在多种经营方面也做出不少成绩,黔阳专区的会同林区即有六千多人在流送木材,平均每天可以收入七、八百元。
受旱地区的抗旱、生产、救灾工作,还得到各个部门的大力支援。仅邵阳专区就新制水车一万部,粮食部门补销粮一千五百万斤,为收购土特产品投放了五百三十万元,银行发放生活贷款四百多万元,民政部门、卫生部门都大力进行了支援。
八月二十日以来,沅水、资水、湘水各地都相继下雨,旱灾有所减轻,有的地方灾情已经停止发展。现在灾区农民的生产自救,正在深入广泛地向前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