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0阅读
  • 0回复

全力春耕还是继续查田? 沁县县区干部关于这一问题的争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7-05-03
第2版()
专栏:

  全力春耕还是继续查田?
沁县县区干部关于这一问题的争论
王志舜
从沁县县委会介绍的这篇通讯中,可以看出沁县县区干部对生产与群运结合问题的各种不同意见,特刊出供各地参考,希望各县能继续提供这一类材料,或对这一问题提出意见进行讨论。
——编者
一、两种情况
1、群众运动的情况:沁县人民向封建地主、汉奸、恶霸在八个月内进行了五千八百零八次诉苦复仇清算斗争。他们占有全县肥沃土地百分之五十四或总土地数百分之十五·六的土地(计八万五千亩)重归农民。在实现耕者有其田的程度上看:像南陈那样消灭地主与赤贫及贫农大大减少的村庄,占全县百分之五十二·三(二十三个)的行政村和百分之五十六(五十七个)的自然村。其次是封建尾巴(指动产)未割尽或干部多得果实,或留存果实未分配好,或误斗中农未尽赔偿的村庄,占全县百分之三十一的(二十个)行政村和百分之三十八·二的(三十九个)自然村。再其次像开村那样因群众思想未彻底发动,阶级阵营未划清,不但封建势力在农民阵营中鱼目混珠末予彻底斗垮,甚至还掌握村政、限制群众运动的村庄占百分之十八·五的(十二个)行政村和占百分之十五·七的(十六个)自然村。
2、群众春耕情况:全县耕地面积四十五万七千一百六十七亩,秋田占有百分之七三,计三十三万三千七百三十二亩,而全劳力(除去一千一百八十一个工商、教员、医生及其他不从事农业之全劳力外)一万零六百三十二个,每人平均负担耕地三十一亩;但因差务疾病下雨等各种杂务、每人仅能耕地二十亩,再把七千四百四十八个男半劳力动员起来参加农业生产,可耕地七万四千四百八十亩,仅占余地的百分之六十三,因之必须把男全半劳力组织起来百分之四十到五十实行变工互助,才能保证寸地不荒。从畜力上看,全县共有牲口四千五百七十五头,除去百分之十三不能犁地者外(计五百九十五头),每头牲口以耕地五十亩计,共能担负耕地二十万亩,还有占百分之三十一以上的土地,因无畜可犁有荒的可能,加之去年秋垡不及三分之一,霜灾又使产量大减。据窑上调查,有百分之三十的户闹春荒或麦荒,部分牲口又迫于不得不从事运输生产渡荒。即使把全部妇女全劳力(计一万二千四百十一个)动员起来参加农业生产,和男全半劳力实行活计调剂,高度的实行各尽其能各尽其力,也不能达到全部均犁两遍的目的。
二、统一认识确定方针
由于上列两种情况,形成了“大力贯彻群运”或“突击春耕”的争论思想基础,归纳起来有下列几种意见:
第一种是:群运既未结束,即应趁火打铁,一鼓作气,否则群众斗争热情低落,待春耕后再动员,无异“水滚不喝,待冷再炊”费时又费力。
第二种是:群众运动不彻底,果实分配不合理,群众未翻透身,必须踢开这个绊脚石,才能开展生产春耕运动。
第三种是:突击春耕和贯彻群运不能在一个时期内结合进行,或全力贯彻群运,或者全力突击春耕,这样任务集中,力量集中,才不会一事无成。
党政民县区干部激烈的争论后,经分析情况和权衡利害,对以上三种意见认为:
1、领导思想未和群众思想一致起来。“趁热打铁,一鼓作气”的工作精神,必须建筑在群众一定时间内迫切要求的思想基础上;“独一无二”的领导内容,必须是建筑在只有一个要求的思想基础上。目前在群运中某些封建势力铲除不彻底,果实分配不合理,群众确实不满,但“春天种不上,当年饿断肠”,又成了群众普遍的呼声,如果置春耕于不顾,硬叫群众分果实割尾巴,那就行不通。
2、对遗留问题的本质认识不足,土地中的遗留问题,主要为干部多得果实问题,而此问题是农民兄弟家务的调整财富问题,非农民和地主间的夺回土地问题。农民思想中存在着“只要山有股份,不怕不能打柴烧”,说明群众不急于因果实而误春耕;其次是封建尾巴问题,遗留下之封建尾巴大多是剥削方法和平,和群众关系不恶劣,由群众保存下来,今后斗争的形式主要是让其向群众认错低头。待贤村群众因割尾巴所得果实不多,反映是“割尾巴不如割柴火”,足见其对于耕者有其田所起的作用不大。
3、静的眼光看动的事物:为群众所深痛恶绝的奸霸掠夺农民的八万五千亩土地完全被收回,农民已经作了土地的主人。如果说去年农民宁可放弃了自己的生产而向地主作斗争,今年则宁可不再要果实,或向干部求得果实合理分配而闹好春耕。农民斗争热情的高低或断续,主要不决定于领导者的坚持性或技术等,而决定于斗争内容和农民切身利害关系之大小及其觉悟程度之高低。
最后,思想趋向一致,把“大力突击春耕,并争取一切机会解决遗留问题”,成为沁县当前两个月的工作方针。
三、组织贯彻方针的领导方法
一、党政民县区村干部翻身英雄劳动英雄三千人分区进行思想大动员,明确突击春耕和贯彻群运的关系,并克服群众怕发财怕斗争怕负担的思想和干部中存在着的“不去领导群众也会生产”的自流意识。
二、除留少数坚持机关工作者外,余均有计划的深入各基点及村,贯彻“群众上地,干部上地,群众要求甚,干部领导解决甚的作风”。在领导生产中组织酝酿群运遗留问题,利用农时空隙(下雨、黑夜、午歇晌,……等)解决问题,如遇大问题经过长时间酝酿在春耕结束解决之。
三、制定各种模范条件,号召争取模范,开展立功或加功运动,用立功来解决干群关系。
四、在领导上贯彻突破一点推动全面的领导方法。由于农事节令的限制,恐取得经验后不易及时推广,因之除分散一部干部到各村外;又依据各种类型地区,(群运结束和未结束,新区和老区,劳力困难不困难,生产条件异同等)划分十三个主要和次要基点取得经验(主要要组织起来和群运结合的经验),以便推广各种不同类型地区,造成全县普遍热火朝天的生产浪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