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龙泉大批珍贵文物遭到毁坏 希望有关部门迅速调查处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12-13
第7版()
专栏:

龙泉大批珍贵文物遭到毁坏
希望有关部门迅速调查处理
据新华社讯 浙江省龙泉县大批珍贵的文物遭到毁坏。这批文物是:建于北宋的崇因寺双塔和建于五代的金沙寺塔,以及在三个塔内所发现的一百多卷唐宋写经、木刻经卷和唐宋彩色佛像画。
主持毁坏这批文物的是龙泉县人民委员会民政科长王衍信(现已调任龙泉县人民法院院长)和城关镇干部徐启岩。今年1月间龙泉县因为修建城区街道,需要砖石,主持其事的人就认为这三座古塔的建筑物是“废物”,准备加以“利用”。他们首先拆除了城区内的两座建筑完整的崇因寺双塔。在拆塔的同时,发现了刻有北宋熙宁丙辰(公元1076年)字样的石函两个。在石函内装有唐宋写经、木刻经卷及唐宋彩色佛像画约百余卷,唐代的钱“开元通宝”、宋代的钱“太平通宝”六七十斤,小银塔一座,鎏金古钱一枚及银牌等。这些珍贵的文物,除了该县文化馆干部尤文贵当场抢救了残余写经十二卷(其中有唐乾宁,即公元894年左右的经卷)印经一卷另一断片外,其余的唐宋写经、印经和绘画,在徐启岩所谓“迷信品”的借口下,全部被烧毁;银塔和古钱等卖给人民银行和供销社熔化了。
崇因寺双塔毁坏后,龙泉县城区街道的铺路砖还是不够。于是他们又拆毁了另一座艺术价值更高的金沙寺塔。
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曾数次致函龙泉县人民委员会,要求严禁毁坏古代文物。但是县人民委员会却置之不理。徐启岩等又把在拆塔时所发现的五代写经和绘画,全部付之一炬。
根据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的现有资料,该省五代的砖构建筑,只有今年新发现的临安县功臣塔和龙泉的金沙寺塔。北宋的砖构建筑,也只有龙泉崇因寺双塔、义乌县大安寺塔和诸暨的元佑残塔。这些历史悠久的稀有建筑物,对我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是极为重要的实物例证。在三个塔中所发现的五代写经、绘画,以及一百多卷唐宋写经、木刻印经和彩色佛像画,和我国敦煌所簆的经卷、绘画有同样的价值。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