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2阅读
  • 0回复

贾桂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12-13
第8版()
专栏:

贾桂香
邵燕祥天上的白云像头巾飘荡,地上疾走着快活的姑娘,眼珠儿东望西望,长辫子前晃后晃,看这儿像不像你的家乡?菜叶叶翠绿,菜花金黄,掐得出水来,吸收着阳光……生活比这原野还要辽阔,幻想比这大路还要宽广!这样相信人,这样自信:“十六岁了,姓贾,叫桂香!”黝黑的脸蛋晒得透了红,临时工转成了固定工;永远在示范农场工作多美,工作好,可不单为了赞扬。写信给同村姐妹的时候,说不说担任了生产小队长?打从1954年国庆节前夕,小贾也不再是团外的姑娘。世界上难道还会有烦恼,还会有不幸吗,贾桂香?孙大叔老把小贾当成小孩,一点不像管理员对小队长;晚上散会,骑车载着她回家,就跟载着自己的女儿一样。他爱跟年轻人说说笑笑,年轻人爱跟他道短说长。可是只有一句话真讨厌:“小贾,求不求大叔给找个对象?”本来是疼爱这个姑娘,想不到害了这个姑娘。不是孙大叔给挑错了对象,也不是扰乱了姑娘的思想;哪怕孙大叔生一千张嘴,再也辩不清小贾的冤枉——“小丫头成天跟你在一块,你们的关系一定不正当……”流言还只是一阵风,一片云,会上的批评织成一张网。这是怎样的一张网呵,没头没脑罩住贾桂香。手心上茧子又厚了一层,手背止不住眼泪暗淌,小贾默默地干活干活,她已经不是生产小队长。得不到红旗,怨贾桂香,挑错了茄秧,怪贾桂香,不知为什么,恨贾桂香,队长耿成美打击贾桂香。所有没人承担的错误,全归了这个无辜的姑娘。这时候只有年轻的丈夫体贴着你,用工人的心肠;天天晚上在炉灶旁等你,不让你再吃那冷饭凉汤,加班到十一小时的劳累全都在温暖的一刻遗忘。所有应该关心人的人要是全都能像他一样!……谁想到这夫妻的情分,竟给你加重了罪过,贾桂香!“不爱劳动,不给爱人做饭。”团支部叫你检查思想。是呵,在祖国,劳动光荣,小学的课本上就这样讲。但是谁给他们这种权利强逼着孕妇硬抬大箩筐?贾桂香,贾桂香累了,累了,常常睡倒在潮湿的菜地上……她是我们的同志和姐妹,刚刚二十岁的贾桂香。贾桂香是个青年团员,青年团的干部待她这样!贾桂香是个农场工人,擦擦眼泪去找王禄场长。只许场长批评一二三点,不听小贾说明半点情况,“有意见找我的上级提去!”场长把桌子拍得山响。“好,我去提!”如果你向上级去提意见多好呵,贾桂香!你被团支书拦在门坎上,你不该就停在这一步上!没错误怎么能写检讨呵,半宿过去还是白纸一张。这时候你不该让眼泪淹心,该把满腔的委屈掏出胸膛,你本该写出所有这一切,写给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党。我不忍落下这下面一笔,中国不该有这样的夭亡。1945年只有九岁的小嘎,1949年十三岁的小姑娘,等待她的该有多少幸福,多少火热的欢乐的时光!到底是怎样的一股逆风扑灭了刚刚燃点的火焰?海阔天空任飞翔的地方,折断了刚刚展开的翅膀!告诉我,回答我:是怎样的,怎样的手,扼杀了贾桂香!?
后记:佳木斯园艺示范农场青年女工贾桂香,受不住主观主义者和官僚主义者的围剿,在7月27日自杀,黑龙江日报记者王戈同志写有调查记,登在10月11日黑龙江日报上。读之心怦怦然,因写这首诗呼吁:不许再有第二个贾桂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