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阅读
  • 0回复

克勤克俭 以身作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12-23
第2版()
专栏:

克勤克俭 以身作则
井予
在厂矿企业领导人员中,一贯勤俭朴素办企业的实在不乏其人。这种人的事迹常常为群众所称颂传播着。今天本报刊登的“勤俭办企业的杨厂长”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
杨厂长的事迹,有以下几点是比较突出的。
第一、就是精打细算、慎重花钱的态度。人们治理家务、管理企业差不多每天都要花钱,似乎花钱并不是什么难事。不过,要做到少花钱、多办事,把每一分钱都花在最急要的地方,并且尽可能地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企业领导人员在编制预算和批核开支的时候,应当像宁波铁工厂的杨厂长那样走群众路线、精打细算。首先和群众商量,了解该不该花,该花的能不能尽量少花。在决定花这笔钱的时候,又帮助下面研究少花钱、多办事的具体办法。对于不该花的钱就坚决不花。这种做法,既可以保证节省开支、避免浪费;又做到解决问题,群众满意。有些企业领导人员,主观上很想把事情办好,只因为他们习惯于个人决定和批示,不同群众商量,结果,浪费了钱财,还引起了群众不满。可见,在花钱问题上走群众路线,也是必要的。
第二、公私分明,防止特殊。在企业领导人员日常工作和生活里,有许多事情,公事和私事常常交错在一起,比如说,宿舍的分配,机关交通工具的购置,办公设备的添置,文化娱乐用品的使用等等,稍不注意,就会发生公私混杂、脱离群众的现象。因此,企业机关里掌握钱财物资的人,如何做到像宁波铁工厂那样防止特殊,公私分明,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宁波铁工厂的杨厂长说得好:“计划是靠大家完成的,我们领导干部有什么权利可以单独享受成果呢?”可惜,有些企业的领导人员偏偏在这一点上还不注意!他们一有机会,首先为自己安排,甚至假公济私。这种作风是违反艰苦奋斗精神的。
第三、时刻关心群众的疾苦。企业领导者能否关心群众的疾苦,常常会影响职工的生产情绪。所以,时刻关怀群众的困难和要求,及时帮助有困难的职工解决困难,积极教育职工正确认识生活的改善和生产提高的正确关系,这是企业领导人员的经常工作。很多企业的领导人员在夏季注意到职工的降温防暑,在冬季注意到职工的取暖防寒,平时,经常注意到职工生活福利设施。这种作风在群众中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总之,企业的领导人员以身作则,克勤克俭,给企业的影响很大。要树立这种勤俭朴素、关怀群众的作风,首先要具有高度的群众观点和对人民事业负责的精神。只有在这种精神下,才能做到克勤克俭办企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