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中国科学院在南京的六个单位 今年研究工作获得显著成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6-12-23
第7版()
专栏:

中国科学院在南京的六个单位
今年研究工作获得显著成就
新华社讯 新华社记者石煤报道:中国科学院在南京的六个单位今年的科学研究工作有显著成就。
土壤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围绕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工作、热带和亚热带红壤区的土壤研究。黄河下游灌溉区土壤研究、土壤资源全国性基本问题的研究和水稻土的研究等五个中心问题进行。土壤研究所结合根治黄河和开发黄河水利,对黄河中游土壤分布及生成规律、黄河中游土壤侵蚀类型及规律和黄河下游灌区土壤进行了研究。研究人员作了天水兰州间地区的调查研究,完成了二十万分之一的土壤图和侵蚀图以及重点地区的调查研究。这个研究所进行的灌区土壤研究,今年完成了北京、天津、沧县、保定间和鲁西、冀南间的土壤概测,并进行了土壤盐渍化的成因、防止措施和经济用水的研究。在红壤区土壤的调查研究试验和酸性土壤磷的农业化学研究上,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和提高农业生产提供了资料。土壤研究所今年还编辑了长达四十万字的“中国之土壤”。修正和出版了四百万分之一的中国土壤图及其说明。
古生物研究所研究人员今年完成了古生物和地层方面论文“准噶尔盆地中生代含油地层的植物群”、“新疆上泥盆纪植物群”等三十篇。他们在野外进行了“鄂西下古生代地层研究及化石采集”、“广西中、上古生代地层研究及化石采集”的调查研究工作。今年内全国各地有一百九十四个地质勘探队和地质机构等单位送化石到古生物研究所鉴定,他们及时地为各地地质工作者解决了许多地层问题,帮助了各地质队探勘有用的矿物。
地理研究所今年的研究工作,把大部分人力投入到综合性的调查研究方面,如列入全国科学远景规划的中国自然区划研究,新疆综合考察,与根治黄河的流域规划密切联系的黄河中游水土保持考察,编审和清绘了黄河海河流域的二十万分之一的地形图五十八幅,参加了中苏合作的黑龙江综合开发利用的调查工作,在内蒙古地区进行了农业区划有关的考察;还继续进行了中华经济地理志与东南亚国家地理的编著。在地图方面,通过中国四百万分之一地势图和太湖东西山典型地图的编制,开展了地图综合方法上的研究。在大地测量方面,主要在陕西中部完成了二十三个重力点,并且总结了三年来重力测量工作,在乌鲁木齐市和成都市完成了两个基本天文点,协助苏州市进行三角测量,同时也进行了折光系数和秦格尔天文测法的室内研究工作。
紫金山天文台今年内主要进行了太阳内部结构的研究和太阳光球构造、太阳光栅光谱仪的检验、太阳黑子、天体测光、恒星光谱的试拍与研究、白矮星的粘带系数等研究工作,并且磨制了一个二十公分、两个三十公分返光镜和一批球面镜、改正透镜等。今年紫金山天文台还分别提前两个月和三个月完成了1957年天文年历、1957年航海天文历、1957年航空天文历等,并且进行了1821年到2020年二百年历表的编算。
历史研究所第三所南京史料整理处今年从全国各地收集来的大量历史档案中,已经整理出全部档案的95%,并且编制了目录,在档案中还发现不少珍贵的革命史料。这些史料是研究近代史、现代史的重要文献。
植物研究所南京中山植物园今年编写了“中国药用植物志”第五册、“南京民间药草”,进行了桃、枣树生物学特性的观察研究等,著名的禾本科研究专家耿以礼及其子耿们介等编著的“禾本科图说”,对几百种禾草植物和竹子进行了分析研究。中山植物园今年还从国内外引进了二千多种种苗,并和欧亚二十四个国家的六十三个植物园进行种子交换联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