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9阅读
  • 0回复

广东粮食生产战线上的巨大胜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1-01
第3版()
专栏:

广东粮食生产战线上的巨大胜利
李少球 吴尔祥
广东省1956年在粮食生产战线上又取得了一次巨大的胜利。全省粮食总产量预计可以达到二百四十亿斤(不包括黄豆),比1955年增加二十一亿斤左右。这是广东省历史上粮食增产最多的一年。
1956年广东省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平均比1955年提高了5.5%左右。有不少地区去年都创造了单位面积产量的新纪录。在潮汕平原,虽然曾遭受旱患和受肥料供应不及时的影响;但是,潮安、澄海、潮阳等三个县仍然保持了前年得到的“粮食千斤县”的光荣称号,普宁和揭阳两个县,平均每亩粮食产量也达到了一千斤。一向耕作技术落后、单位产量很低的海南、合浦和雷州半岛等地区,1956年也出现了数百个粮食千斤丰产社。海南屯昌县东岭农业社、澄迈县钟寨农业社、临高县多文农业社和汕头市郊区的鮀南乡红光、红旗两个农业社,都创造了双季稻单位面积产量的新纪录,打破了揭阳县云光农业社1955年创造的双季稻每亩收获二千零一十二点六斤的全国最高纪录。这说明广东省在高产地区还有进一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可能,在低产地区增产潜力更大。
广东省具有特别优越的自然条件,但同时又是多灾多害的一个省份。1956年广东省在实现农业合作化的基础上,发挥了各方面有利条件,克服了各种自然灾害,因而争得了粮食增产的巨大胜利。
增加复种面积,是广东省获得粮食增产的一条重要措施。广东大部分土地都可以做到一年三熟。增加复种面积,主要是扩大冬种面积和把一年只收一季的改为收两季。1955年冬天,全省种下了一千七百五十万亩的冬种作物,比1954年冬种面积增加了三百五十万亩。由于加强了冬种作物的田间管理,小麦、杂粮等都获得了良好的收成。春收的粮食比1955年增加了七亿多斤,占1956年全省粮食总增产数的三分之一。1956年全省把一年只收一次的稻田改成一年两熟的有二百一十八万亩。两熟田播种面积比1955年增加了一倍,并且大部分都获得了增产。
广东潮汕地区农民的耕作经验是闻名于全国的,但是在广东的其他许多地区还保留着原始的耕作制度,耕作方法极为粗放,因此产量极不平衡,高产的每亩达一千斤甚至二千斤以上,低产的每亩只有一百来斤,甚至只有几十斤。1956年广东省在合作化的基础上,积极地总结推广以潮汕高产地区为中心的先进耕作经验,改革落后的耕作制度和耕作方法。2月间,广东省召开了第一届农业劳动模范会议,集中地系统地总结和交流了各方面的增产经验;同时举办了全省农业生产展览会,介绍广东省历年来在农业生产战线上的成就和主要经验。接着又利用展品做教材,举办了十一期农民训练班,训练了三万多人的农业技术改革队伍。全省建立了一千三百多个农业技术推广站。通过各地的技术推广站,全省还训练了农民技术员约有一百万人次。这些措施,使各种先进的耕作经验获得了广泛的传授。因此,1956年不论在改革耕作制度方面或推广先进技术方面,所取得的成绩都远超过过去任何一年。如水稻间作改连作,撒种改条播或插秧,混种改分种,实行小科密植等等。此外,推广优良稻种面积比1955年扩大了一倍多。从一年来的增产效果来看,实行这些措施基本上都是成功的。1956年间作改成连作的一百七十万亩水稻,估计可以增产稻谷二亿斤。把撒种田改成条播或插秧的有的比原来产量增产了一倍以上。
1956年广东省农民所积的土杂肥,包括河泥、塘泥、海泥、野生绿肥等,总数达四十二亿多担,比1955年增加了三倍多,但这些土杂肥主要是集中使用在早造,晚造因商品肥供应不及时,造成部分地区发生晚造肥料不足的现象。
中共广东省委提出的在七年内基本消灭旱灾的号召,获得了全省农民的热烈拥护。全省在三个多月中,靠打井、挖塘、建水库等办法,新增加的灌溉面积就有三百多万亩,超过原计划的两倍;原计划改善灌溉的面积二百六十万亩,结果完成了六百多万亩。海康县乌石区去年因为挖了三千六百多眼田头井,使四千多亩旱田解除了旱患,全区八十六个农业社,有八十个获得丰收。
广东省在防治病虫害方面取得的成绩也是很大的。主要经验在于摸准了为害水稻最大的三化螟虫的发生规律。消灭越冬的螟虫,使它丧失窝藏之所。据统计,全省采取挖稻根、放水浸田等办法,消灭越冬螟虫面积有二千七百八十多万亩,比1955年增加六倍多。去年早稻采用早熟品种,适当提前插植,晚稻又在第三代螟蛾盛发以后才插秧,避过了螟虫为害严重的季节。加上发动群众开展了人工捕杀和药剂喷射等综合性的除虫运动,结果水稻的螟害率由去年的6%下降到2%以下。1956年国家在经济上对农民的多方支援,也是使广东省获得粮食增产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家对广东省农民兴修水利的投资数达到三千一百八十一万元,发放各种农业贷款一亿八千多万元;供应饼肥、化学肥料约八百万担,其他肥料一千一百多万担,供应“六六六”杀虫药剂四十三万多担。同时,有关部门还对受灾的地区采取了一系列扶助生产的措施。这些支援对提高农村生产力,解除农民生产和生活上的困难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应该指出,1956年广东省的粮食增产还没有完成原定计划,比国家下达的增产指标二十四亿九千万斤还差三亿多斤,比省委的要求增产二十九亿斤则差八亿斤左右。不能完成计划的原因,除了1956年制定的增产计划有些偏高以外,主要是某些地区在改革耕作制度和推广先进技术中,违反了因地制宜的指导原则。这些地区或是没有增产,或是反而减产,有的甚至失收。
一年来的经验证明,不论是先进或落后的耕作制度或耕作技术,都有它一定的存在的条件,以为凡是落后的只要用先进的去代替,就可以取得成绩,那是错误的。特别是耕作制度的改革,它和土地、气候、水利、肥料、群众耕作习惯和经验、以及劳动力等条件都有密切的关系。粤西有些地区农民把种子撒在地里,让它自生自长,这种耕作制度是必须逐步加以改变的。但是这类地区一般都缺乏水利条件,土地瘦瘠,肥料缺乏。海康县南田农业社1956年盲目地把六百多亩撒种田改成点播,因为水利条件没有改善,缺水,长不起来,不得不犁掉三百八十亩。粤北地区1956年大规模地进行一熟改成两熟的工作,有的改种后获得了显著的增产,有的由于忽视了这种一年一熟地区的特点(山区温度比较低,霜期比较长,日照时间比较短,劳动力不足等),勉强改的结果,两造反而不如一造收成多。仁化县把一年一熟的稻田改成一年两熟的有四万亩,因为劳动力不足,夏种时劳动力调配不过来,结果丢荒了三万亩。还有些地区盲目推广铲秧改拔秧,水播改旱播,早播早植、单株密植和推广优良稻种等经验,不仅没有为农民增加收入,反而把好事办成坏事。据粗略统计,类似这些不恰当的改革的稻田,全省约有一百多万亩。
这种违反因地制宜的原则实行技术改革的现象,反映了农业领导部门的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广东省是一个自然条件复杂,人口分布极不平均的省份。1956年凡是农业生产搞得比较好,增产比较多的地方,都是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具体地领导农业生产的结果。比如已经保持两年的稻谷千斤县的潮安县,在党的二十九个县委委员中,经常有十四个驻在各重点区、重点乡,具体领导一区一乡的生产。他们推广先进技术,采取了试点示范、组织群众性的观摩评比,用实例来说服农民的办法。但是另外有些地区的领导,对本地区的情况缺乏调查研究,生搬硬套外区的经验,不和群众商量,甚至采取单纯的从上而下的分配任务限期完成的办法,结果不但没有抓住本地区的增产关键,而且往往造成了基层干部的强迫命令。比如雷东县有一个党的区委委员,为了完成上级分配的改革撒种田的任务,只好威胁群众说:“谁不改谁就是反革命。”这不仅引起群众的不满,而且造成生产上的损失。
广东省在领导农业生产工作中,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如果能够很好地加以总结,对进一步提高全省的粮食生产水平是有很大的意义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