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改善”服务业的结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1-17
第3版()
专栏:

“改善”服务业的结果
几个月以前,辽宁省抚顺市商业局制定一个庞大的改善服务业的计划,决定从全国各大城市迁来一批高级服务业店铺和技术人员。其中包括北京的涮羊肉、天津的烤鸭、南京的板鸭、上海的中西餐、理发、照像等店铺……
为了欢迎迁店人员,一个包括四十五人的欢迎代表团,在商业局长率领下先期来到旅大,在那里参观、游览,过了半个多月才把第一批迁店人员迎来。这一趟欢迎,花去了两千多元。
上海第一流大饭店——康乐大酒楼迁来了,但是没有地方安置。全体人员在旅馆里一住就是两个月。在这期间,抚顺市商业局撤销了市上原有的一座国营食堂,迁走了几家居民和一家刚刚筹备就绪的照像馆,又花了两万五千多元修饰楼房,康乐大酒楼这才得以开业。起初,人们为了尝尝南味,也曾拥挤一时。但是好景不常,过了不多日子,饭店的生意就萧条了,原因是南菜不适合北方人的口味,菜价又贵。后来,虽然南菜厨师不得不学做起北方饭菜,但是,因为摊子太大,开支太多,饭店还是常处在赔钱的窘境。此外,抚顺市还把上海一家高级的西餐馆和一家高级的照像馆迁来了。西餐馆等了两个半月才找到地方开业,而照像馆的开业,还在“期待”中。
合起来一算,迁移和安置这三个单位共花掉了八万多元的巨款!
改善城市服务业,原是表示关心群众生活,也是为了更密切地联系群众,但是,“改善”的结果,却是除了挥霍了大量金钱以外,又给群众制造了更大的不便,因而也就更远地脱离了群众!看来,要想真正改善服务业,这种阔少爷式的“改善”服务业的人们的思想作风,首先得认真“改善”一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