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阅读
  • 0回复

合作化后农民生活究竟怎样? 山东省的干部向家乡亲邻进行了调查 证明农民收入和消费额都有显著增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3-02
第1版()
专栏:

合作化后农民生活究竟怎样?
山东省的干部向家乡亲邻进行了调查 证明农民收入和消费额都有显著增长
新华社济南1日电 在农业合作化以后,农民的生活状况究竟怎样?
为了正确的解答这个问题,中共山东省委在春节期间派出一些干部,回到家乡向亲邻进行了调查。
这些干部在回乡以前,常常接到家里来信诉说“钱紧、粮紧、生活困难”,可是调查结果证明,他们的生活状况大都有了显著改善。在调查的十九户社员中,有十户老中农、四户新中农和五户贫农,他们在抗日战争前的1936年,每口人的平均收入是五七点六四元,平均消费额是五四点三三元;1949年的平均收入是六九点四九元,平均消费额是六五点四九元(1936年和1949年的金额都是按1956年实物价格折算的);而在去年,每人平均收入是七三点三六元,比1936年增长27%强,每人平均消费额是六八点一六元,比1936年增长25%强。在十九户农民中,1956年收入和消费额都比战前显著增加的有十五户,收入增加,消费额略为减少的有一户,只有三户因为人口增长太快,或是战前有雇佣劳动,入社后又丧失了劳动力,而收入、消费都有减少。1936年,这些农户中收支相抵尚有节余的只有六户,去年有十五户有了节余。
生活状况改善的另一个表现,是粮食消费在总消费额中所占比重逐渐下降,其它消费用品所占比重逐渐增长。1936年,这十九户的粮食消费支出占总消费金额的64.57%,1949年下降到占59.01%,而去年只占50.36%。1936年,粮食消费支出占总消费金额50%以下的只有一户,1949年只有五户,而去年就有十户。在去年的各户支出项目中,可以看到过去没有的热水瓶、手电筒、绒衣、纸烟、球鞋、火炉、煤炭、自行车等等开支项目。棉布、肉、食油的消费量,也比过去增加了很多。济阳县合顺农业社社员赵玉德(贫农),历年来都是入不敷出,去年由初级社转入高级社后,全家收入五百六十多元,买了两件绒衣、两个手电筒、一个热水瓶,全年消费额比1955年增加了11%,年终还有八十多元的节余。
粮食消费在总消费额中所占比重虽然下降了,但是每人的口粮还仍然保持着相当的数量。去年,这十九户社员的每人口粮平均是四三八点八斤,比1949年减少了二八点八斤,比1936年多了二六点四斤。而且从这些社员的调查中可以看出,只要每人平均有四百二十斤粮食(包括薯类),就不仅可以保证每人的口粮需要,而且有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