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2阅读
  • 0回复

翻译和出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6-01
第7版()
专栏:

翻译和出版
汝龙
我是一个翻译工作者。我想从文学翻译事业这个角度来谈谈我对出版问题的看法。
解放以后出版的翻译出版物,种类比以前多,印数比以前大,一般译文质量也比以前提高了,这种巨大的成绩使我们高兴。虽然这方面的出版工作还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但是我们相信只要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努力,就可以使翻译事业进一步繁荣起来。
问题在于怎样做才能推动这种进一步的繁荣。
我以为有一个根本问题值得提出来商量,那就是目前的文艺出版社是不是少了一点?是不是该多办几个?
现在纯粹的文艺出版社全国只有两个:人民文学出版社和新文艺出版社。此外还有只能算半个的出版社,如青年出版社、少年儿童出版社等。而对翻译工作者说来,实际上只有一个出版社,因为各出版社为了避免重复,在翻译计划上分了工。
出版社少,有种种的不利。
单以翻译事业来说。当前,读者们嫌世界各国古今名著还有很多没译过来,要求多出,快出,甚至要求出完整的选集或全集。对已出的好书,要求不要无尽期的脱销。这就需要编订计划,调动全部翻译力量。不能说出版社没出力,他们订计划,找翻译家。可是计划那么大,老一辈和新一辈的翻译工作者那么多,他们怎么忙得过来?怎么能做得周到?例如一个编辑部每月收到上千万字的投稿,怎能仔细处理?这是说,它担不起这个担子。这是出版社的苦衷。这是一面。另一方面,反正独家经营,这个担子少担一点也没关系。于是只热心于完成当前的事务,对挖掘潜力,书的脱销等等只能表现有限度的关心。从读者眼里看来,这种出版社就显得老大,带点暮气了。
其次,读者还要求译文质量不断提高。历年来,在反对粗制滥造、抢译滥译以后,他们现在进一步要求:文学作品不仅要译得貌似,还要译得传神,他们不满意把丰富多彩的艺术品译得干枯平庸。这首先是译者的责任:他得提高文学修养,丰富生活知识,对原作进行深入研究。出版社也有责任:鼓励各种翻译手法不同而各有特色的流派,支持用不同手法表现原作风格的重复译本,组织外国文学研究的著作,编辑外国文学研究的刊物。平心而论,以往在纠正粗制滥造、抢译滥译中出版社是做出贡献的。可是现在改进质量却包括这么复杂的工作,出版社本来就忙不过来,怎能再添这负担?它担不起。另一方面,在一个编辑部里只能有一种流派占上风,这是很自然的。独家经营所能产生的往往是“定本”思想,很难作到百花齐放。至于研究性的文章,审查起来更是麻烦,因此有的译者要求在书前写一篇序都会遭到拒绝了。
再其次,出版社和译者原是坐一条船,相互关系应该十分亲密。但是事实不然。目前双方一般地存在着一种表面一团和气、实际上冷淡的关系,不像一家人。独家经营首先关心的往往是这本书那本书的能否完成任务,因此他在挑选和使用译者的时候即使无心,也不能不多少流露出买主的派头。译者为了使译品不错过唯一的出版机会,就不能不“搞好关系”,结果,照某一位翻译家的话来说,就变成“对于出版社有意见也不敢坚持。”这种隔阂遇到出了问题,就会变得紧张,各走极端。例如听说有这样一件事:一位有成就的老翻译家的一部稿子,因为译笔不符合那种字扣字的流行译法,被出版社改了很多,往还打了几次笔墨官司,终于不欢而散,双方从此没有联系,就是说出书的机会没有了。在这类事情造成的空气下,影响到的还不止于是那位译者。别的译者也会变得缩手缩脚,下笔译书一到酣畅的时候就会左顾右盼。我个人就有这种感觉。这类事说起来是使人痛心的!
如果我上面的分析是正确的话,所有这些问题,追究起原因来,虽然出版社本身不能辞其咎,但是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文艺出版社太少,独家经营势必造成不良后果。
如果文艺出版社多办几个,同在文化部领导下,同是国营出版事业,在从事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的共同基础上展开友谊的竞赛,那么这些缺点就可以完全或者大大地克服了。
仍旧以翻译来说。这并不影响计划,各出版社之间仍然有分工,不过这是灵活的、而不是呆板的分工。
既然竞赛,各出版社势必尽量做到书要出得快、多、好。好的书籍脱销过久,它们不会允许。因为这会影响它的竞赛前途。
如果这些出版社各有各的特色和流派,那它们就不会把团结志同道合的老译者看做不急之务,也不会把培养新生力量看做负担。它们必须各有坚强的阵容。
竞赛促使各种流派生产,质量的提高会变得绚烂多彩。
出版社一定会依靠译者,译者也会把自己看成出版社的主人翁。关系就正常了。
那么,翻译繁荣的节日就不远了! (在一个座谈会上的发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