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阅读
  • 0回复

一所新型的初级中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8-17
第4版()
专栏:

一所新型的初级中学
本报记者 朱波
长安县王曲乡马厂村,有一所群众集体办的中学。这所中学是在去年9月间建成的。全校共六十二个学生,两个教师。
办一所中学,当然有很多困难,例如校舍、教师、远路同学的食宿等问题都需要解决。但是,这些困难并没有吓着办学的人。学校理事会按勤俭办学的精神,紧紧地依靠附近农业社的干部和群众,这些问题都顺利地解决了。例如教室,是马厂小学帮助解决的,马厂小学把两班三年级学生改为二部制,腾出了一所教室给中学用;学生的宿舍是农业社帮助解决的,农业社把农具分散各生产队组保管,腾出仓库给学生作宿舍;在农业社帮助下,雇了一个会做饭的老社员,解决了寄宿学生的吃饭问题。
最困难的还是教学上的问题。该校共有两个教师,一个是班主任张振荣,另一个教员高永茂,这两位教师都是从小学教师中选拔出来的,虽然他们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在担任初中教学任务上仍然有很多困难。这不仅是因为初中课程比小学困难,更主要的是初中课程种类多,两个教员没有办法顾得上。这个困难怎样克服呢?开学初期,由皇甫、王曲等小学的校长临时帮助教课;后来,采用互助的办法教学才把问题解决了。班主任张振荣负责给马厂小学五年级教历史,教员高永茂给小学五、六年级教自然和算术,马厂小学的教师刘永勤、马德全和郭俊哲分别担任初中班的卫生、美术、音乐和体育等课。采用这种互相帮助的办法,教员担任的课程减少了,这就有条件发挥每个教员的专长,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勤俭办学受到群众欢迎
学校的生活简朴是这所中学的最大的特色。教师的办公室就是宿舍。全校共六十二个学生,有十五人因为家在学校附近,食宿在家里,二十个学生带饭吃,二十二个学生组织了一个伙食灶,只有五个家庭生活较好的同学入了教师灶。
我们参观了学生灶。炊事员叫郭吉太,这个学生灶就设在他家里。学生灶所有的锅、盆、蒸笼等,都是郭吉太私人的。碗和筷子是学生从家带来的。入灶的同学每月带三十五斤面,另外有三元的伙食费(包括炊食员三十元工资、菜金、烧柴等)。每顿饭有一个热菜。炊事员对入灶的学生很关心,没有菜盆,他就用自己的工资买了几个菜盆。学生们菜金很少,但是,他总是想办法改变菜的花样,有时是豆芽,有时是青菜。学校里还有一个开水灶,主要是供给全体学生喝开水。这个灶更简单,灶房是一个临时搭的草棚,锅是农业社借给的,没有炊事员,由同学轮班烧水,每班三人(按男、女、大、小学生搭配着划分的),一班烧三天,一天烧三次,每天烧水都是利用课余时间,因此,并不影响学生们的学习。
这所中学学生的费用比城市中学少多了。根据家长们计算,一个学生一学期的学费共十二元多(包括教师的工资、办公费、杂支费等),平均每月二点六元。在学校食宿的同学(入学生灶),每月多出七元左右(包括三十五斤粮,三元伙食费)。全学期共四十四元,一年两个学期共需要八十八元。而一个在城市上初中的学生,一个月的花费近二十元(包括伙食费十二元,学费三元,再加上路费、制服费等),一个学期要用九十元,全年共需要一百八十元。因此,群众集体办的中学非常适合目前大多数群众的经济条件。许多家长说,如果不是这所中学,他们没有力量供养一个学生到城市的中学去读书。
但是,这座中学所以特别受群众欢迎,更重要的是学生都不脱离生产。特别是离家较近的同学,他们每天都利用课余的时间参加家庭的生产活动,有的利用假日参加农业生产,有的从事养猪、磨豆腐、打麻鞋、打柴等副业生产。因此,有不少同学靠自己的劳动所得抵偿了他在学校里的生活用费。
学生参加劳动形成风气
教师们向我介绍了几个同学参加生产的情况。十七岁的女生李彩霞,她是小少村人,离学校十五里路,全家没有一个全劳动力,家庭生活很困难。她每星期六下午回家打麻鞋底,星期天下午回校,每次可打七双麻鞋底,赚一元七角五分,一个月(按四个星期计算)共赚七元,她单靠打麻鞋底就解决了学费问题。另一个男生叫刘学谦,他家在马厂村,因为离学校近,每天课余的时间都可以参加生产。他每天早晨和晚上帮助父亲给农业社里磨豆腐,一天可以挣四分工,半年的时间(农忙季节除外),可以挣二百四十个工分。他负责养了两口猪,除猪本身赚的钱以外,光猪圈粪一年要积七十大车,按农业社的规定,每车九分工,七十车可挣六百三十个工分。此外,他还利用星期天和假期给农业社做地里活,一年也能挣三百个工分(从春节后到4月上旬,他给地里送粪,已经挣了一百四十多个工分),如果按去年的一个劳动日的价值计算(去年一个劳动日分到一点二元,今年社里计划比去年高),他今年可以分到一百二十多元,除了他的全年在学校的花费外(他在家食宿,每学期学费只有十一元多,加上文具书籍费用,一年共需要三十多元),还可以给家庭增加九十元的收入。据教师们说,同学们参加劳动形成一种风气,如果有谁表现不愿参加劳动,就会被同学们看不起,认为是一种无能的表现。
这所中学建校的时间不长,学校里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当前最主要的问题是学校领导和农业课程问题。他们迫切需要上级教育部门的具体帮助和指导。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