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7阅读
  • 0回复

印度的太阳——看印度彩色故事片“章西女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09-01
第8版()
专栏:亚洲电影周巡礼

印度的太阳
——看印度彩色故事片“章西女皇”
吴雪
这是一部充满东方色彩,有浓厚的民族情调和高度爱国主义精神的历史传记影片。十九世纪印度人民争取独立斗争的最重要事件,是1857—1859年的反抗英国殖民主义者的民族起义战争,发起这次起义的是当时隶属于东印度公司的印籍士兵联队,直接支持这次起义的基本动力,还是农民和手工业者。由于他们是没有组织的,并且除极少数以外,也没有推举出自己的领袖。领导权始终在封建主手里。由于起义的领导者们,彼此之间没有商量好总的行动计划,并且也没有能力指挥人民战争,加之英国殖民当局的分化政策,起义遂遭到惨酷的镇压而失败。坚决抗英的著名领袖,有摩利维·阿马德,唐蒂亚·托庇和拉克希米·巴依即章西女皇。前二人一直坚持到1859年,终于仍被出卖而失败。
英勇的章西女皇以悲剧结束了她的一生。但她那崇高的民族气节,却在印度的独立史上,写下了壮丽的一页。印度总理尼赫鲁先生,在他的“印度的发现”一书中这样写道:“有一个人名突出于其他人之上,至今还在人民的追忆中被尊崇着的,那就是拉克希米·巴依,或名章西的王后,她是一个二十岁的姑娘,她死于战斗之中,与她敌对的英国将军称之为‘最优秀而最英勇的’义军领导者。”
传记影片一般是比较难于成功的。但是本片的导演梭拉伯·莫地能在这个十分庄严而博大的题材面前,精确地选择了十分富于戏剧性的、生动感人的情节,来展开矛盾,揭示人物,烘托主题,构成一曲和谐而又雄伟的赞歌。影片一开始,非常精练的通过几个镜头,就点出英帝国主义在印度统治的殖民主义的本质。画面上一个英国人宣读:“东印度公司宣布,甘加达·拉奥为章西国王……章西公国同意将部分领土割让给东印度公司,并将章西原有军队并入东印度公司驻军。”国王无可奈何的皱了一下眉,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指。印度公国的国王要由英国的总督来决定,这不是天大的讽刺吗?
另一画面推出一个巨大的背影,踏着稳重的脚步,在公国宝座前为自由而祈祷着。这就是国家宗教的教师拉吉。当他知道了国王不与他商量就签字出卖了祖国时,愤而出走,把希望寄托在未来的章西救星,发誓要为国王寻找一个配做章西王后的新娘。故事就沿着这个矛盾的线索展开了。
国师拉吉,由导演梭拉伯·莫地自己扮演,他成功的创造了一个精通本国历史,继承古老文化,热爱自己的民族,将毕生精力献给了祖国的正面形象。尤以他冒着烽火,冲入城堡,鼓励章西女皇为自由而战的一场戏,深为动人。
导演在掌握与刻划章西女皇这一人物的发展上,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女皇的幼年,只通过爬象鼻子,阻当愤怒的大象前进等几个镜头,就把不到九岁的小姑娘的倔强和气魄勾画出来了。经过十年教育之后,在结业典礼上,国王用珠宝来答谢国师,皇后却以捍卫祖国的誓言来作为礼物,这就生动的写出女皇已不仅是一个勇敢的人,而且是有思想的人了。国王与女皇同观舞剧“虎与火焰”的安排,对人物内心成长的暗示,也是很巧妙的。后来在英军宣布要并吞章西时,她坚决保卫祖国,企图与之一拼,国师告以必须联络群众等待时机。在城破兵败时,女皇又萌自杀殉国之念,国师又告以为了章西自由,应再接再厉,消灭敌人。一直到最后她才有了真理必然战胜一切的信念。这样的发展非常自然,令人可信。她是个英雄,但不是生下地来就是一个完人。
扮演章西女皇的梅达伯,以她精湛的演技,东方女性的气质,创造了一个既热情又含蓄,既勇敢又温柔,既奔放又稳重的一个古代印度妇女的典型性格。她在结业宣誓,看舞剧“虎与火焰”,太子加冕,为自由而战,以及最后的赞美夕阳向往未来等几场戏中,通过她的一双眼睛,道出许多内心的语言。
导演在组织画面,运用“蒙太奇”上,也是十分娴熟的。比如从女皇带着太子单骑突围,到卡尔皮去求援助时,拉奥置之不理,依旧歌舞升平,花天酒地,一面是英军向卡尔皮进逼,一面是舞队在花园起舞,不同的兵种,不同的舞姿,战士的脚步,舞女的腰肢,炮车轮子在转,舞女裙子在飞,军号,乐队,画面配合和音乐节奏的变化,越来越紧,一直把观众带到女皇联合了拉拉的队伍,与英军作最后决战,壮烈牺牲的高潮。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导演把最后一个伟大的战争场面,处理得既有气魄又富于诗意。在一个丘陵起伏的荒原上,章西女皇身先士卒,冲破了敌人的马队炮队,正乘胜追击的时候,突被敌人骆驼队重重包围。画面上显出白马的脖子,忽然一阵鲜血洒下,立刻把它染红了。不用说观众心里都知道那是谁的血呀!只见那骑白马,驮着那昏倒在鞍上的人,冲出重围,闯入丛林,把砍杀声留在了后面。那马轻轻一嘶,一个苦行者把马上人轻轻扶在花丛中躺下,凉水激醒了女皇,她微睁充满希望的双眼说:“我相信祖国一定会得到自由!”随即合上了双眼。苦行者说:“你是印度的太阳!”静静在她身上放了八朵红花,顺手把茅屋烧化,熊熊的火焰,伴着轻轻的印度特有的男声歌唱,它带给你多少联想,多少暗示啊!这声音这形象使你永远不会忘记。
这部影片微感不足的是作者为了突出章西女皇,忽略了人民反英的力量,事实上在人民中间反对英国殖民主义的斗争,早就存在。这次以前各处已经不止一次的发生过起义。因之令人感到对历史背景还描写得不够。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弱了章西女皇这个人物形象的光彩。但是,尽管如此,这仍是继“两亩地”“流浪者”之后的又一部优秀的印度影片,在电影技巧方面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尤其今年正是印度人民反英起义一百周年,放映这部影片就更有意义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