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6阅读
  • 0回复

在新的历史任务面前 中国工会第八次代表大会闭幕侧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12-13
第3版()
专栏:

  在新的历史任务面前
中国工会第八次代表大会闭幕侧记
  本报记者
中国工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了。会议上响起了持久不息的掌声。这个庄严的声音向全世界宣告:我国的工人阶级,已经胜利地超额完成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现在正满怀着信心迎接第二个五年计划,准备在十五年之内,在钢铁和重要工业产品的产量方面,赶上英国,超过英国。
赶上英国,超过英国,这是最近出现在我们生活里的新的语汇。然而,它对于我们并不生疏。我们每个人的心底,老早就埋藏着这样的希望。当党向工人阶级向全国人民提出了这个伟大任务的时候,在会场上的代表们,无论是维吾尔族的代表阿牙汗,还是蒙族姑娘莫德格,或是哈萨克族的石油工人奴图,或是傣族种植咖啡的青年工人孟必德,都很快地领会了这个任务的全部含义。
十五年内赶上英国,这是多么豪壮的有伟大气魄的语句啊!只有充满了英雄气概的民族,才有可能给自己树立起这样的奋斗目标。
英国,这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尽管他们在播种经济繁荣的种籽的同时,也种下了萧条和死亡的危机,尽管这是客观规律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毕竟这是一个在近代工业的道路上已经走过近三百年的国家,是一个向亿万殖民地人民敲髓吸血歛财致富的帝国主义国家。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实是:现在他们每年要生产两千多万吨钢,两亿多吨煤。
然而,事情是要变化的,而且现在正在变化中。来自钢都鞍山的代表们,是这个深刻变化的见证人。鞍钢炼铁厂的副厂长周传典说:从第一个五年计划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速度来看,英国是肯定要被我们赶上的。解放前,我国钢的最高年产量是九十二万吨,今年预计达到五百二十四万吨,增长了四倍半。建国八年,我们钢产量的增长速度平均每年是70%以上。而英国,1913年是七百八十万吨,经过四十三年,1956年才增长到二千万吨,平均每年的增长速度还不到4%。解放了的人民的双手,真是奇妙的手啊!
谈起工业发展的速度,出席大会的无论哪一个行业的代表都会告诉你一串确凿有力的数字。煤炭工业的代表说:1948年我国煤的年产量只有一千四百万吨,今年,我国煤的产量将超过一亿二千万吨。大会代表张全聚,是陕西铜川煤矿的采煤工人。他说:就谈谈我们矿上的变化吧。过去扶钎子打榔头的采煤工人,现在成了优秀的割煤机和康拜因的司机。过去的拉车工,现在成了电钻手、风镐手、链板运输机和电机车的司机。现在一个月的煤产量,等于国民党统治时期一年的产量。铜川是一个古老的矿区,远在宋代就开始采煤。此后国民党反动政府也在这里搞了三十多年。然而,他们连一座小型发电厂也没有建成,采煤完全是榔头钎子。而我们不仅新建了近代化的发电厂,而且一对对近代化的竖井建成了;仅三里洞竖井,一年就可以出六十万吨煤。
1958年即将来临,第二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就要开始了。到1962年,我们要争取使钢的产量达到一千二百万吨,煤的产量达到二亿三千万吨,发电量达到四百四十亿度,化学肥料达到七百万吨,水泥产量达到一千二百五十万吨。一幅壮丽的建设图景又展现在我们面前了。代表着全国一千六百万名会员的八百三十一名代表表示:在党的领导下,我们一定要达到这个目标,也一定能够达到这个目标。我们知道,在前进的道路上,有着成千累万的困难。但是,我们也知道,困难是挡不住我们的,一切困难都将被勤劳勇敢的中国工人阶级战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