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阅读
  • 0回复

好条件与坏条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12-19
第2版()
专栏:编后随笔

好条件与坏条件
领导生产斗争同进行其他斗争一样,要善于分析主客观各方面的条件。而如何运用各种条件,使它能发挥增产的效能,却同领导者的思想认识和主观努力有极大关系。
自然条件并不很好的黄岩,由于当地领导者发挥了主观的努力,因而增产效果就大大超过了自然条件比他们好的平阳县。河北省抚宁县自然环境和生产条件并不好,却在今年提前十年达到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要求的四百斤指标。而一些自然条件不比他们坏的县份,却还没有达到。
在最近各地检阅合作化后两年来的生产成绩当中,提供了不少这样的事实:一些自然条件不好、生产落后的地区,由于干劲大生产上有了跃进式的发展,它们不但在增产速度上、而且在单位产量水平上,把一些自然条件优越、原来生产水平较高的地区远远抛在后面。
好强调客观条件而忽视主观的努力的人,总有各种理由。有些自己的客观条件本来已经是相当不错了,却还要怨天尤人,把自己地区增产缓慢或减产的原因,归咎于客观条件。这种人因为看不见客观条件中的有利方面,就死抓住客观条件中的不利方面大事夸张,而且把这些不利的因素看得是无法改的。
另有些人因为自己握有优越条件而自满。以为自己“得天独厚”只要按部就班地迈脚步,就可以走在别人的前面,可是结果却远远地落在人家的后面。相反地,一些自然条件坏的地区,却不甘落后,他们以革命精神,同穷山恶水奋战,结果就取得了胜利。
“在一定的条件下,坏的东西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的东西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今天,当我们规划未来的生产的时候,毛主席的上面这句名言,难到不值得我们反复玩味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