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我们是促进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12-20
第3版()
专栏:

我们是促进派 
陈之衍
1958年将有五十万马力以上的排灌机械下乡。仔细读一下昨天本报第一版的头条新闻和第三版的社论就可以看出:这是我国农田灌溉史上的一件大事。这件事鲜明地表现出一种社会主义的干劲,一种对于事物发展积极地促进的态度,而不是消极、保守的态度。
我们共产党人对于一切前进的事业历来就是促进派。我们总是想把事情办得快一点、好一点,而不主张办得慢一点、差一点。
这个思想似乎人人都容易明白。可是也不见得。就在不久以前,出现过一股风,好像把事情办得慢一点、差一点才是稳健、正确。而把事情办得快一点、好一点就有冒进之嫌。你不见多、快、好、省的方针一度被这股风刮掉了?而“宁可犯保守的错误,也不要犯冒进的错误”也似乎成了先见之明。持这种想法的同志,从思想方法上说是看不见事情的主流,即看不到或者忽视了我们事业的基本的成就方面,发现一些次要的偏差就大惊小怪起来。从革命精神方面来看,这些同志缺乏一种干劲,一种不怕困难的促进精神。困难一到,就想“促退”。
这种社会主义的干劲,这种革命的促进精神是很要紧的,没有它,要想在十五年后,在主要工业品的产量方面赶上或者超过英国是办不到的。
我们是促进派,但我们不是主观派,不合乎实际的盲目冒进绝非我们的宗旨。我们有过双轮双铧犁的教训,因此这次在讨论五十万马力排灌机械下乡的时候,对于机械的质量、使用、修理、价格等等,都作了切实的研究和规定。这样就可能全面贯彻多、快、好、省的方针,真正起到促进水利事业发展的作用了。
但是,问题还是首先要具有这种积极的促进精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