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7阅读
  • 0回复

朝气蓬勃的人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12-20
第7版()
专栏:

朝气蓬勃的人们
施毓忠
北京人民机器厂的院子里,有一块空地,虽然不大,但是,每天下工以后,却有数以百计的工人在那里进行体育活动。打篮球、摔跤、踢毽子、跳绳……什么都有。
看,一伙工人提着球走过来了,他们脱去外衣,做了一些准备活动后,分成两队打起篮球来,这些人的年纪都已经不小了,但是他们活动起来却像生龙活虎似的。看,老工人、北京市劳动模范朱谈林的跳起转身投篮,是那样的轻巧而准确;三十四岁的黄传忠的三步上篮的姿势多么协调和优美,他们都是“老炼”篮球队队员。
参加体育活动的人,越来越多了。女工刘国敏和她的同伴正在跳绳,工人朱永成在双杠上来了个倒立后空翻,大力士胡庆禄、何士杰穿着摔跤衣在地上扭来扭去,谁也摔不倒谁。一阵欢笑声从第二车间传送出来,原来三十八岁的老工人、工段长扈相奎正在和大家踢毽子,他们的活动就在机器旁边的空地上进行,单足踢、双足踢、转身踢、反足踢、双人对踢、集体踢……花样多极了。
1954年春季,厂里举行篮球竞赛,各个车间代表队全都由一些年青小伙子组成,老工人连份儿都没有。一向爱好体育运动的三十八岁的老工人、副厂长张文华,把厂里所有爱好运动的老工人组织在一起,成立了“老炼”篮球队。它的意思就是年纪老了还要进行锻炼。
一天,“老炼”队和厂代表队进行比赛,副厂长张文华不断地往篮里投球,他成了“老炼”队的得分能手。他们终于以四十六比四十四战胜了厂代表队。从此,“老炼”队在群众中树立了威信。在它的影响下,北京人民机器厂的运动场上,不但越来越多地出现了青年工人,也越来越多地出现了老工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