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阅读
  • 0回复

高阳县农业副业结合的经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7-12-30
第2版()
专栏:

高阳县农业副业结合的经验
河北省高阳县在集中主要力量开展水利、积肥和小麦越冬管理的同时,搞起了副业生产,因此,不仅解决了群众目前生活问题,而且还保证了足够的资金支持了水利建设和积肥运动的开展。这个县所以能够做到冬季农、副业生产同时开展,主要是解决了以下几个问题。
全面安排 加强领导
高阳县是个低洼易涝地区,从1954年到1956年连续三年遭受水灾。今年仍然无灾,但有四十三个社由于去年撤水较晚,播种面积小,甚至有的社根本就没有种上庄稼,这些社缺粮很多,必须通过开展副业生产来加以弥补,因此,从冬季生产运动一开始,县委就考虑到:如果农业生产上不来个跃进,就永远不能摆脱缺粮状况,但是只顾搞农业忽视了副业生产,不仅社员的生活要成问题,就是水利积肥也无法开展,甚至会影响明年春耕生产。而有些乡、社干部却认为搞副业会影响水利、积肥工作的开展,丰收地区的乡、社干部又有不搞副业也过得去的思想。于是,县委便通过会议及时的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进行了教育、使广大乡、社干部都认识到了开展副业生产是组织生产大跃进的一部分,因而加强了对副业生产的领导。从县到社、队层层都有干部管理这项工作。县委并明确提出:重灾社投入副业生产的劳力占70%,非灾社投入副业生产的劳力占10%,轻灾社投入副业生产的劳力占50%。各社都根据县委这个精神,对农副业生产与劳力统一进行了安排。如东留果庄村农业社将全社四百八十四名劳力分别配置在农副业两条生产战线上,确定70%的有技术的劳力搞副业,保证了每日收入一百三十五元,30%的壮劳力搞水利、积肥、送粪和小麦管理。这样,安排的结果,保证了农业生产任务的完成,作到了农副业生产两不误。
大小兼顾 广开门路
今年副业生产中的困难是门路较少,而各企业部门又存有今年丰收了不须要再搞副业的思想,县委查觉到这一问题后,便大力贯彻了经济部门要支持副业生产的精神,扭转以上思想,使各部门积极支持副业生产的开展。纺织品公司高阳加工站和县手工业联社,在党委的领导下,于12月初召开了负责副业生产的干部会,专门对大布生产问题作了研究,从而有力地推动了织布业的开展。手工业联社并派出干部到石家庄、衡水、唐山等地加工单位收购了五万斤破碎布条子、绒衣边等,解决了十八台织棉毯机子的原料问题。县供销社通过就地收购坑苇,解决了部分群众因无苇不能生产的困难,并两次派人到专区社联系解决了皮硝的销路问题。银行也及时贷出了三千三百元的贷款,支持群众副业生产的开展;开展副业生产时,大力贯彻了“大小兼顾、广开门路”的方针。高阳县除突出地抓住了有原料、有销路、有技术的织布、熬火硝等大宗副业生产外,同时,对小宗副业生产也没有忽视,在原料不足的情况下,发动群众找到了很多生产门路。打绳没麻,就大力发动群众剥棉秸皮,据不完全统计到12月20日已剥棉秸皮三千多斤。
统一记工 统一分红
社员搞副业的收入如果归个人所有,搞农业的社员就会有意见,特别是受灾社,农业生产就会无法进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各社采取了以下两个办法:一个是搞副业的按比例抽钱记工;一个是按质按量记工,超额奖励。以上两种办法实际都是农副业统一记工统一分红。商板村农业社在以前由于社员搞副业自搞自有,致使劳力规划不能实现,严重地影响着水利,积肥运动的开展,该社社委会同社员商量后,规定了根据不同人的不同情况,采取了抽款记工的办法。例如,织大布的五十二个人中,对其中劳力强、收入大、秋后分粮少的三十二户,抽总收入的40%交社记工;对劳力、收入、分粮一般的十三户抽总收入的25%记工,对人少劳力少日挣日食的六户抽总收入的10%记工,每一元记一个工,参加农副业统一分红。湘连口村民利农业社以前搞副业的收入也是全部归个人,由于这样,他们不服从队里的劳力支配,搞农业的社员分不到款,手头感到死巴,因此,有意见,生产不积极,经过社委会研究,并通过和社员们商量,确定:胶皮车搞运输、烧小窑、织土布等大型副业生产收入、全部交社记工,中型副业:如扫皮硝等副业全部归队记工,纺线等小型生产收入归社员个人,实行每七天一预支,参加农副业的统一分红,这样,搞农副业的社员生产都积极了,投入副业的劳力达四百一十九人,日收益三百二十三元,除解决了全社一千六百七十个人的零花钱和部分社员买粮外,还买了四千多块砖,打水车架子十九个,锥井花了一百三十元,添置了一部分副业工具,到12月20日还积累下九千多元。投入农业的劳力达三百多人,完成积肥八千五百车、打砖井十四眼,三百多亩麦田还浇了头水,送出粪三千一百车,拉土五千四百车。东留果庄村农业社为了激发社员的生产积极性,根据群众的意见实行了“定额生产、超额奖励”的办法,更大大提高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全社九十八张织布机,已有九十六台活动了起来,一般作到了早晚挂灯织布,其中还有二十七台双班机子都达到了昼夜不停。产量质量也都有很大提高。
(中共高阳县委办公室通讯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