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0阅读
  • 0回复

小型水电站——农村的夜明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5-15
第1版()
专栏:社论

  小型水电站——农村的夜明珠
广泛发展农村小水电站,这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是一件有着深远意义的事情。几十个瓩的小水电站,在久居大城市的人看来,是微不足道的;但对一个乡、一个社的农民来说,却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它将以廉价的动力代替一部分繁重的体力劳动,使农业有可能逐步转到机械化、电气化的技术基础上去,从而大大地发展农业生产。
在社会生产的发展历史上,新的动力的出现,对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十八世纪的工业革命,是同使用蒸汽作为工业的动力连在一起的。没有蒸汽机,就不可能建立以机器操作为基础的大工厂生产,去代替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手工业和作坊生产。十九世纪后半叶发现了电力,用电力代替蒸汽,是生产技术发展中的又一个跃进。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曾认为,电力将大大地加速创造以社会主义改造社会的物质前提。十月革命胜利之后,列宁在许多地方都曾谈到电气化。他说:“假如不把俄国转变到另外的、比原先更高的技术基础上去,那就谈不到恢复国民经济,谈不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上全国电气化。因为不进行电气化就不可能提高工业。”又说:“只有当国家实现了电气化,为工业、农业和运输业打下了现代化大工业技术基础的时候,我们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可见,发展电力工业对于建立现代化的技术基础,有着多么巨大的作用。
我们的国家现在已经开始了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技术革命,以便把包括农业、手工业在内的全部国民经济逐步地转到现代化大生产的技术基础上去。使全国的城市和乡村电气化,就是这个伟大的技术革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跃进的号角吹响以来客观形势所提出来的迫切要求。目前农村里普遍感到劳动力不足,各种农活所需要的劳动力和实有劳动力之间有相当大的距离。许多乡、社都要办工厂,也迫切需要电力。普遍地发展农村电力网,是促进农业和小型地方工业的发展、实现技术革命的一项重要措施。
但是,在很长的时间里,农村电气化只是被人们当着一个美好的远景谈论着,而没有被摆到议事日程上来。这一方面确实是由于当时客观条件的限制。在1956年以前,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还没有基本完成,在私有制的小农经济的基础上是不可能实现电气化的。但是,另一方面也确实反映了有些同志对电气化抱着神秘观点。他们总觉得中国这么大,农村又这么落后,至今还主要依靠人力和畜力劳动,建设一个电站又是那样的不易,需要很多的钱、很多的设备、很多的技术人才,国家怎么拿得出来呢?因而在他们看来,农村电气化只能嘴上谈谈,实际去做是千难万难。现在看来,这种认识是没有什么根据的。全国农村电气化诚然不是一年半载就能实现的,但这并不等于说电气化就是高不可攀的事情,现在就根本不可能着手。事实上,如果我们不只是看到大型电站和国家的力量,而且还看到小型电站和群众的力量,如果我们正确地贯彻在全面规划分工协作的条件下,实行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同时并举、大型工业和中小工业同时并举的方针,我们就完全可能从现在就开始着手这一项对改变中国农村面貌有巨大意义的事业,完全可以加快农村电气化的速度。
目前许多农村小水电站的出现,已经给我们指出了一条加速农村电气化的道路。这种小水电站完全适合今天中国农村的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有着大量发展的前途。它只需要花很少的钱,一个较大的农业社每人出几块钱就能建设起来。这是一。它不需要觅寻大型河流的水力资源,在所有的渠道上,凡是有跌水的地方都可以建站发电。这是二。它不需要精密的设备和贵重的材料,小型水轮机完全可以依靠地方的小型机械厂来制作,有些机件甚至可以用木材来制作,建筑材料也完全可以就地解决。这是三。它的建设和生产都不需要很高的技术,土建部分的工程完全可以由当地的泥瓦木工和群众自行施工,电站的运行也比较简单,只需要两三个一般的运行人员就可以管理。这是四。试想,像这样经济、简便的小水电站,在合作化了的中国农村里,何处不能建设呢?
也许有人说,这种小水电站容量又小,寿命又短,供电也未必可靠,哪有大电站好?是的,这种小水电站确实比大电站落后了许多。我们提倡广泛发展农村小水电站,丝毫也不贬低大电站的作用。我们过去建设了许多大型电站,今后还要建设更多的大型电站,因为整个国家的电气化必须有大型电站作为骨干。我们给农村小水电站以很高的评价,也并不是说这种小水电站就十全十美了。这种小水电站毕竟很小,很简陋,它只能适应农村电气化的初级阶段的要求。但是,最重要的毕竟还是这种农村小水电站适合今天中国的具体情况,具有广泛发展的可能性,符合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并且通过这些小水电站的建设,可以练兵,可以为农村电气化事业的进一步的发展打下基础。有了这个普及的基础,提高就不难了。
为了更加迅速地发展农村小水电站,使它发挥更大的作用,各地党委和政府应该加强对农村小水电站建设工作的领导。广泛发展农村小水电站的条件是充分具备的,但并不等于就没有困难。目前,在农村小水电站的建设中,技术力量不足还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各个地方应该学习最近天津地区和过去四川等地的经验,一方面是依靠群众,依靠当地的铁木泥瓦工,组织他们学习别人的建站经验,学会本领;另一方面也应尽可能争取当地工程技术人员或中等学校数理教员的帮助,发动他们以工地为课堂,以工程为教材,阵地练兵,用边做、边教、边学,一人教十人,十人教百人的办法,普及技术经验和技术知识。各个水利电力设计单位也应该像北京勘测设计院那样,赶制出一些小水电站定型设计参考资料。地方水利和工业部门应当组织一定的技术力量,用典型示范、流动指导的办法,对农村小水电站的建设进行重点帮助。机电材料设备的供应,也是当前农村小水电站建设工作中需要解决的一个困难。各地除了尽量利用各式各样的残旧设备外,主要应该依靠当地的小型机械厂来就地制造。大厂和机械设计部门则应该供给设计图纸,并给重点小厂必要的技术指导。在资金有困难的乡、社,可以参考四川等地的办法,先建设水力站,即先装一个水轮机直接带动机器进行农产品加工,然后再用加工积累的资金来建设发电机。这样所需资金很少,收效也快。此外,工程质量、电站运转和用电的安全,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农村小水电站水工部分的建筑物,虽然大都是临时性或半永久性的工程,但也要注意工程质量。运转和用电的安全更是不可忽视的。如果忽视这方面的工作,不仅会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而且也会挫伤群众对建设水电站的积极性。
兴修农村小水电站,正在发展成一个声势浩大的群众性的运动。因此必须有全面规划、统一安排。特别是在目前全国水利化高潮中,各省都修建了无数的中小型水库和千万条渠道,如何利用这些已建成的水库、渠道修建小水电站来首先满足农村用电的需要,就成为当前规划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各省、市、专区和县,应该在党委统一领导下,由水利部门和工业部门一起,结合地方工农业的发展规划,对农村水电建设进行必要的规划;对于地方中、小河流要做一些普查工作,把建设水电站同其他水利工程结合起来通盘考虑,以充分达到河流综合利用的目的。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目前已经建成的农村小水电站虽然只有几百处,但都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正以燎原之势在全国范围内发展。我们相信,要不了几年,数不清的小水电站将在全国深山僻野大放光芒。从前,农民只能从古老的神话中幻想夜明珠的光辉;不久,他们将有无数颗真正的夜明珠,为他们的生产劳动和幸福生活而日夜工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