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阅读
  • 0回复

有病不出村 医生找到门 登封普遍建立医疗保健组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5-17
第7版()
专栏:

  有病不出村 医生找到门
登封普遍建立医疗保健组织
新华社郑州15日电 河南省登封县在全县范围内普遍建立医疗保健组织,现在已经做到区区有卫生医院,乡乡有医务所、妇产医院,社社有接生室、医疗点,队队有接生员、保健员。全县普遍推广了新法接生和计划生育。今年2月,这个县的卫生部门曾在一百多个村庄进行系统的卫生常识教育。现在这些村庄的社员人人都懂得痢疾、疟疾、伤寒等二十种流行病的简单预防和治疗常识。
登封县由于医疗保健网的普遍设立和群众性的卫生运动的开展,各种流行病的发病率迅速下降,黑热病已经绝迹了,肠胃病1957年比1955年同期下降94%,疟疾下降96%。大冶区六个乡今年1、2月份没有一个人害流行病,新生婴儿死亡现象和产妇产褥热已基本消灭。全县劳动力的出勤率在大跃进中经常保持98%。
这个县本着面向农村、服务生产、方便群众、造福后代的精神,首先在全县各基层卫生组织建立了一套极受群众欢迎的医疗保健制度。各乡医务所对群众的健康状况有固定的登记和定期检查;医务人员经常背着药包巡回各村,一面向群众宣传卫生常识,一面为群众医治疾病。农忙时,医务所分成若干“流动医疗组”在地里工作。群众说“有病不出村,医生找到门”。全县一百零二个妇产医院,都是在大跃进中由群众创办的。这些医院已经安全地为二百二十五位产妇接下了婴儿。这种医院很简单,两名接生员,两间草房,两、三张床位,被褥由产妇自带,接生费三、四角钱。
登封县是山区,解放前全县只有几家中药铺,农村根本没有医疗设施。那时全县有25%的劳动力常年卧病不起,婴儿死亡率和产妇染病率达60%以上。解放后,共产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现有的中医人员的改造和培养,并从青年学生及知识分子中培训了几百名医疗人员,同时又抽调一千多名农村青年妇女加以短期训练,使她们在农村开展妇幼卫生工作。现在登封县又在省妇产医院等卫生部门协助下,开办了一年制的有医生班和妇幼保健班的卫生学校,为全县培养中级医疗人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