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阅读
  • 0回复

正确处理领导与被领导的矛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6-19
第4版()
专栏:

正确处理领导与被领导的矛盾
中共北京市宣武区委员会书记 张旭
领导与被领导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之一。从一年来的工作来看,按着毛主席“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著作中所指示的方针,来正确处理领导与被领导之间的矛盾,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前我们对这点是不明确的,毛主席的文章发表以后,我们领会的也很不够。后来中央提出用大字报、大鸣大放、大辩论的方法来解决这个矛盾。我们在按照中央的指示这样做的时候,也还预见不到这样作的好处。经过了一年,现在看的清楚了。
按照毛主席的光辉思想来正确处理领导与被领导的矛盾,对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效果非常大。从宣武区的工厂的情况来看,所有制的变化对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当着领导作风没有彻底改变,还有官僚主义、主观主义的时候,群众的积极性就还不能充分的发挥出来,还会受到很大的束缚。经过大鸣大放以后,领导干部的思想通了,作风改变了。于是很快出现了新气象。
事实证明,哪个地方的领导作风好,领导与群众的关系好,哪个地方的工人的干劲就大。相反,哪个地方的领导作风转变的不大,工人的干劲也就不容易发动起来。例如三羊面粉厂,厂长是个工人出身的干部,与工人关系很好,长期以来就和工人同住,并且只要有功夫就和工人一起劳动,他对厂里的每个工人都很熟悉,而且还熟悉他们的家属,工人们有什么事都愿找他去谈。这个厂的设备虽然很陈旧,但他们的产品成本却较低,出粉率也高。最近这个厂的工人又解决了磨白薯粉的问题,并且出粉率达到97%。又如民用电气厂,支部书记原来和工人的接触很少。整风中工人给他贴了大字报,他开始下了车间,但是到了车间也只能问问工人,有时反而妨碍工人的生产,结果工人还是不满意,又给他贴了大字报。后来他找到了正确的方法,就是参加劳动,并且拜了几个师傅。这样便和群众的关系有了显著的改变,工人又贴了大字报来表扬他。现在这个厂的生产有了很大跃进,生产计划增长了八倍。相反的情况是,我们区有个条件很好的厂,但是因为领导作风改进的不多,联系群众不够,对车间的情况了解的很不具体,他们也不大依靠工人,也不大支持工人的合理化建议,这个厂工人的干劲到现在还没有起来。
总之,我们体会到毛主席的思想是处理领导与被领导之间矛盾的正确方针。正确处理领导与被领导之间矛盾的关键在于领导作风的转变,而领导作风转变的关键,又在于正确领会毛主席的思想,参加生产,参加劳动,带头干。这样,矛盾才能得到妥善的解决,生产、工作也才能迅速的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