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阅读
  • 0回复

浙江春花作物增产近倍 福建颜厝乡创造早稻亩产1390斤的纪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6-21
第2版()
专栏:

浙江春花作物增产近倍
福建颜厝乡创造早稻亩产1390斤的纪录
据新华社杭州20日电 浙江省一千零五十万亩小麦、大麦、蚕豆等春花作物全部收割完毕,总产量达到二十三亿九千二百万斤,比去年增产近一倍。
全省有二十二个县的小麦平均亩产量比去年增加一倍以上,有二十六个县的小麦平均亩产量都在二百斤以上。最高的瑞安县达到三百四十二斤,比去年增加两倍半还多。丽水县丽兴社有三亩九分小麦,平均亩产一千四百斤。瑞安县爱国社三十二亩小麦,亩产一千零二十斤。一向被认为土地贫瘠、多雨低温、自然条件较差的定海、普陀、岱山等海岛县,今年小麦的亩产量都跃进到二百二十斤以上。去冬还被列为后进的平阳、龙游等县,春花作物产量也有了很大跃进。平阳县今年小麦亩产量一跃而达到二百八十斤,比去年每亩九十七斤增产188%。衢县今年小麦亩产一百八十八斤,也比去年增产一倍以上。
中共浙江省委在去冬今春把培育春花作物作为组织农业生产高潮的一个重要内容。去年12月,省委农村工作部和省农业厅及时举行春花作物现场会议,组织四十八个县、市的代表到绍兴县实地参观,进一步鼓起了打好大跃进第一炮的劲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保证全苗、开沟排水、培土施肥的增产热潮。今年4月,省委组织的农业生产第一次大检查,又把培育春花作物列为检查项目之一。通过这次检查,鼓舞群众加强了收割前的最后培育工作。在此期间,各地党委又组织干部和社员辩论,克服了春花作物生产已经“定局”的思想,为争取丰收打下了思想基础。
新华社漳州20日电 福建省龙溪县颜厝乡乡长曾清溪种植的一亩二分二厘早稻试验田,创造了亩产一千三百九十斤零二两的纪录。17日,这块试验田由各生产队长、老农和龙溪县农业局干部等参加收割,单打单晒,在18日过秤的结果,总产达到一千六百九十六斤。
这块试验田的土质是颜厝乡最差的一块,去年早稻亩产只有五百三十斤。但是,曾清溪在这块试验田中大胆实行技术革新,使低产变成了高产。他的主要措施是:熏田由过去一次增加到两次,增高地温,促进早稻生长;土地深犁七寸,又复盖了二寸厚的河泥,每亩下基肥九百多担,改善了土质;全部改用陆财号良种,比往年提前十五天插秧,株行距比过去缩短了;适时中耕、烤田和合理追肥、排灌。结果每亩有效穗数达四十万穗以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