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牧业合作化是指路明灯 甘肃牧业社牲畜增产率大大超过个体牧户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五个旗已有四个旗实现合作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6-23
第2版()
专栏:

牧业合作化是指路明灯
甘肃牧业社牲畜增产率大大超过个体牧户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五个旗已有四个旗实现合作化
本报讯 甘肃省牧区到处吹遍了社会主义之风,少数民族人民踊跃加入牧业合作社。到现在为止,已入社牧户、农户一万二千六百八十三户,占牧区总牧户农户的50%;入社牲畜三十八万多头,占牧区牲畜总数的25.3%。进展最快的天祝藏族自治县,入社人数达85%,入社牲畜达65%,已基本实现了牧业合作化。
甘肃省牧区主要包括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天祝藏族自治县以及甘南藏族自治州的碌曲、玛曲等县。
根据各地报告,牧区少数民族牧民这几年来组织牧业社已显示了很大的优越性:首先是使畜牧业有了迅速发展。天祝藏族自治县去年五十二个社分配结果,全部比个体牧户增产,其中十九个社增产25%—30%,九个社增10%—15%,二十四个社虽受严重自然灾害,但增加率仍高于个体牧户。其次,组成牧业社以后,因为劳力可以统一调配,发挥了社员特长,解决了比农业区更为紧张的人力不足的困难。根据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库丰社的调查,组成社以后比个体农户时期节省人力达35%,由建社前人力不足转为劳力有余。这个社建成后用剩余劳力经营副业,仅1957年副业收入即比建社前增长11.6%。第三,组成牧业社以后,为畜牧业进行基本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团结社,1957年在干旱草原上为抗旱防旱淘泉五眼,修涝池六个,打井三眼,种饲草饲料四百一十八亩,解决了五千多头牲畜的水草困难,这在过去是完全不可能做到的事情。第四,牧业合作化促进了牧民定居轮牧。肃南裕固族自治县1956年建社后,新修房屋四百多间,如这个县的贺家墩牧业社,定居后入学儿童即比以前增加了两倍多。
(王体强)
本报讯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大草原上的牧业合作化运动,近一两个月来有了飞跃进展。到5月25日止,牧业社已由三十七个发展到三百个,五个旗中已有四个旗基本上实现了牧业合作化,全盟入社的牧户已由去年底的6%发展到70%。公私合营牧场也由四个发展到三十一个。
锡林郭勒盟牧业合作化的飞跃发展,是整风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直接结果。广大牧民经过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政治觉悟普遍提高,认清了要发展畜牧业就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积极要求办社。各级党政领导机关根据这一形势,加强了领导工作。各旗委的第一书记都由盟委委员或者盟级干部担任,大大加强了基层领导;全盟还训练了七百多名合作化骨干和办社办场干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