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阅读
  • 0回复

黄浦江畔的怒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7-23
第2版()
专栏:

  黄浦江畔的怒潮
  本报记者
上海人民反对美英帝国主义武装侵略中东的浪潮达到了沸点。几天来,黄浦江畔,日日夜夜奔腾着游行示威的人流。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围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刚下班的工人,穿着白衣服的护士……,所有的人都怀着愤怒的心情,走出车间、走出课堂、走出家庭、走出办公室,涌向街道。许多人来到英国驻华代办处驻上海参赞办公处所,严正地抗议美英帝国主义的暴行。和帝国主义斗争了将近一个世纪的上海人民,最懂得民族独立和自由的可贵,也最懂得粉碎这些疯狂的殖民主义者的唯一办法,就是和他们坚决斗争到底。
在艰苦的流血斗争中,英勇地和美英帝国主义较量过的上海老工人,是这次坚决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东的最活跃的战士。三十多年前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和“五三”斗争参加者、曾经用百发百中的枪法,狠狠地打击过奴役人民的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的上海工人“打虎队”队长杨福林,和他当年的老战友孙得胜、朱英如、缪龙江、李世良等人,听说被中国人民赶跑了的美英帝国主义又向阿拉伯人民伸出魔掌,他们气愤极了。虽然身体过去受到很大的摧残,他们也禁不住到处奔走宣传,和青年人一道参加集会和游行示威,用他们亲身的经历,教育青年工人、学生、少先队员、里弄居民们,要坚持不懈地和美英帝国主义作斗争。他们激动地说:绝不能容许帝国主义者跑到阿拉伯土地上横行霸道,绝不能让阿拉伯人民再受到我们经历过的苦难。站起来了的中国人民,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支援阿拉伯兄弟的斗争。
“我们希望过和平生活,我们不希望战争,但我们绝不害怕战争!”在上海统益棉纺织厂举行的座谈会上,清花车间工人王文彪用他那钢铁般的声音,愤慨地表达了全厂职工反对美英帝国主义侵略的决心。五年以前,王文彪在朝鲜战场上,挺身同美国侵略者较量过,在震动世界的上甘岭战役中,他和他的战友一起炸毁过两辆美帝国主义的坦克。当他听到美帝国主义又在中东燃起战火,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到中东去,狠狠揍他们一顿。他和全厂一百多个复员军人一起,写了一份抗议书,亲自送到英国驻华代办处驻上海参赞办公处所。王文彪说:“对帝国主义一定要狠狠地斗争,我们在朝鲜,就是经过艰苦斗争才打得美帝国主义服服贴贴地在停战协议上签了字的。”
美英侵略中东的海盗行为,也激动着天真幼小的孩子们。六百多个少先队员们从全市的各个角落聚集在少年宫的草坪上,他们冒着烈日,一遍又一遍地唱着:“支援阿拉伯小朋友”和他们自己集体编写的“把侵略者赶下海”等歌曲。他们的歌声同马路上千百万示威者的吼声汇成一片,这是少先队员的声音,也是全市二百多万少年儿童的声音。“和平力量大无边,把侵略者赶下海!”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也知道应当怎样对付那些吃人的豺狼。
从黎巴嫩访问归来的上海国防体育协会副主席杜前,向上海人民传达了黎巴嫩人民反帝斗争的坚强意志: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的郊区,树立着十九块石碑,每块石碑上都刻着帝国主义侵入黎巴嫩的日期。帝国主义曾经在这里登陆十八次,被黎巴嫩人民赶走了十八次。1946年8月,法国殖民军被赶走了,便建立了第十九块石碑。有着反帝斗争光荣传统的黎巴嫩人民,全上海、全中国、全世界的人民都在支持你们!中国古语说:“千夫所指,无疾而终。”美英帝国主义者必定会遭到最可耻的失败。黎巴嫩人民一定会树立起赶走帝国主义的最后一块石碑!这是上海七百万人民的共同愿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