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伊拉克和中国人民的友谊万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8-10
第2版()
专栏:

伊拉克和中国人民的友谊万岁!
新华社记者 言彪 陈伯坚
两个普通的中国记者成为这里伊拉克人民倾注他们对中国人民的满腔热烈的友好感情的对象。伊拉克人民在挣脱了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的枷锁之后,他们对人民中国的友好感情也获得了自由表达的机会,他们不放过任何机会来表示这种新解放的感情。
7日下午,就在伊拉克人民在巴格达街上游行表示保卫新生的共和国的决心的时候,我们为了采访游行消息也坐着汽车夹杂在游行汽车行列之中。有一个人发现了我们并且高声欢呼起来:“西尼—沙比亚!”(意即人民中国)。人们立即从四面八方向我们涌来,把我们的汽车团团围住。他们争先恐后地抢着跟我们握手,并且向我们欢呼。在阳台上的人们还纷纷把糖果扔给我们。我们无法再坐车前进,只好走下汽车,随后很快就被卷入了人流,也就是炽热的友谊洪流之中。街道上到处响彻着“泰希—辛—沙比亚”(意思是人民中国万岁),“泰希—毛泽东”,“泰希—周恩来”和“泰希—索达加—沙布—伊拉克—马—沙布—西尼”(伊拉克和中国人民的友谊万岁)的欢呼声。
人们在我们周围兴高采烈地跳舞。他们似乎已经忘记他们自己是在烈日照射下的举世闻名的巴格达的酷热之中,而对我们表示了深切的关怀,他们用手帕和报纸给我们搧风,并且招待我们喝冷饮。一个盲人走到我们面前,用手在我们身上摸索着,为的是要跟我们热情握手。妇女们甚至不顾传统的风俗习惯,稍稍犹豫以后也揭开她们的面纱跟我们握手。这种兄弟姊妹般的感情的表现不能不令人深深感动。
我们在前往巴格达西北郊区卡齐米亚的路上,有机会同一队守卫着一条战略性公路的士兵谈话。这条公路沿着底格里斯河连接着伊拉克和土耳其,它是“巴格达条约”组织根据帝国主义的侵略目的而修筑的,现在它已经成为共和国的交通动脉。这些士兵是属于7月14日发动革命的著名的第二十旅的。我们问一位饱经风霜的兵士,当他接到发动革命的命令的时候他有什么感觉。他回答说:“这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刻。我从来没有接到过这样的命令。这意味着我们将用我们自己的双手来结束旧政权。”这些话十分雄辩地表明,这次革命是从全体伊拉克人民内心深处产生的。帝国主义统治伊拉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巴格达条约”也已经从巴格达一去不复返了。
卡齐米亚以有穆斯林世界中十分著名的清真寺而著名。在那里,伊拉克人民向中国人民表示的友谊达到了新的高潮。当伊拉克朋友引着我们走进当地一家餐馆的时候,里面的每一个人,包括顾客和侍者,都向我们围拢来,表示他们的诚挚的感情。在吃饭的时候和吃饭以后,人们继续不断地进来拥抱我们,跟我们亲吻。当我们走出餐馆的时候,我们又受到了在等候着我们的喜气洋溢的人群的欢迎。人群几次把我们举起来。他们在我们周围站了一个圈,一边跳舞,一边高呼口号。最后这个聚会变成了有士兵和住在这条小巷里的差不多全体居民参加的一次联欢会。
这个餐馆的侍者以非常坚决的态度高呼“我们愿意牺牲我们的生命和血液中的一切,来保卫伊拉克和中国人民的友谊!”很显然,这样的友谊是不可摧毁的。这样的人民是世界上任何力量都征服不了的。
 (新华社巴格达8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