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3阅读
  • 0回复

目睹卫星田丰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8-09-01
第8版()
专栏:

  目睹卫星田丰收
  菡子
这是第几颗卫星呢?现在还无法知道。它的中稻亩产量是三万零六百一十四斤五两。8月20日,它在安徽巢县柘皋区夏阁乡沿河社发射。
从夏阁镇下车,沿途的联络员以难以形容的喜悦,告诉每一个行人,“工地”在哪儿。如果需要四百人、十二部打稻机、十一个掼桶,才能在八小时之内把一亩零六厘田内的稻子收完,这块轰轰烈烈的场所,自然只能称为“工地”了。
十九万多株稻棵的穗子长在长一百一十八尺多和阔五十三尺多的土地上是什么模样,没有瞧过的人,即使有最丰富的想像力也难以比拟,我只记着母亲在我临行时对它的猜测:“那恐怕是囤在田里的了。”走近一看,果然如此,它微微躺着,从上面看去,只见粒子不见稻秆,真仿佛囤在这儿一般。它是这样密:芝麻掉不下,蚊子飞不进。我蓦然觉得它是层层密密渗在这儿的。有多少人想探索这层层叠叠中的奥秘,用钢笔插,用指头探,用一切可以拿到的东西扳动,都打不到底,有两尺厚呢。推了三个体重一百五十斤以上的胖子手拉手地站在上面,瞧,它纹风不动。这块稻田还有异样的地方:竖起的细竹成林,远远看去,仿佛了望稻海中小船的桅杆,显得深远而广阔。
开镰以后,约有一千五百只脚踏进这块田中,四百个是收割手,三百五十个是远近的参观者。不问白的或黑的腿子,都被柏油般的泥水淹没,谁不想亲自踹踹这肥沃而神奇的土地。收割手中有许多是志愿军,其实有二百个人尽够了,这样的事既然是我们所有的祖先都没有经历过的,哪一个不愿意在自己的手里开始?你看,参观者中也有不少带镰刀的呢。姑娘们说是来唱歌的,但一种雄浑一体的劳动和欢呼的响声盖没了一切,“呵哈——呵哈哈,——哈!”据说是巢县一带庆祝丰收的传统呼号,不过此时此地,它不限于传统,这呼号比任何时候响亮雄伟,它无词,但它表达着最深刻的意义,是最大的惊叹号,最丰富的情感的节奏,是新纪元的序曲。
只有妇女的手才能那样细心,她们像梳理头发似地把稻秆一篾篾地分出来,然后举镰。男社员们大都在打稻机、掼桶旁边,他们在制造“金字塔”。几百人的协作在一眨眼间使人们到处看到稻子,稻子!有一条小河正靠在田边,代替小船的橄榄形大桶,被撑来迎接谷子和稻把。一只大桶只能装一千多斤,得来回多少趟呵!有七只“小船”穿流不息地担任航运,河深面窄,这水上的庞然大物,就像从稻田里直接驶往场地去的。有许多人追着这些小船赶往场地,场地也是新的,不得不比卫星田还大,可这样在晒场时也得前后转让,干一场收一场,稻子渐渐地堆成了四座山。几个老人在以他们“九步齐腰十三石”的经验沿着稻山跨着步子,他们走着数着,不信再走一遍,“二十三步,二十四步……”这也是历史的呼号,不久他们就暗暗地知道超过三百担了。他们猛一回头,看见几杆小秤正在场角休息,“可不,这小家伙哪里称得了它?”有个把老头因为原先有保守思想选来参加监收监打的,这时你哪儿看得出,正如从这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识不出谁是卫星田的培养人一样,他们(以支部书记郭祥满为首由三人增至三十人的卫星田管理小组)也不站在突出的地方,我们看到的是包括我们所有的人在内的一个欢乐自豪的集体!田里还留着一平方的稻子未割,说要留给将要从合肥赶来的农学家瞧看,怕他不相信呢。早有人准备了向农学家汇报在这块田中用汗水大胆写下的农学史:他们下了一尺厚的肥料,光墙土和河泥就上了七千担;密植得像秧田一般,开了墒子,只留了通风的小行;一百零七天的大旱中,人们昼夜像服侍孩子似地给它喂水扇风,“人勤地不赖”,土地无私地报偿了人们的劳动。8月22日有四千多人开了祝捷会,绝对不止只有四千人知道这本历史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